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新時代的中央企業:從中國經濟支柱走向世界一流企業

2017年12月26日 09:36 | 作者:胡鞍鋼 馬英鈞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一重要論斷,為新時代我國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標。中央企業作為我國國有企業的領頭羊,更要在這一過程中發揮引領作用,加快自身改革發展,走向世界經濟舞臺中央,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主力兵團。

W020170509341487047534

網絡圖

我國的中央企業自誕生之初就囊括了中國國有企業在各領域資本、技術實力最雄厚的企業集團,集中了最優質的資源,其發展變遷表現出兩大趨勢,即企業規模大型化進而企業主營業務集中化。中央企業的歷史和發展至今的實踐都表明,其發展內在邏輯一直遵循著大型企業的思路,即通過重組和改革,逐漸形成行業領域的領導者企業,通過大型企業引領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進而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中央企業業務的集中化也反映了國家在工業化趕超過程中的戰略著力點,進一步展現了大型企業的戰略作用。

任何一個世界大國,大型企業都是國家脊梁,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從經濟基礎來看,大型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直接決定一國經濟的發展基礎,對全國經濟具有重要的基礎性和外溢性作用;從國家產業體系的角度來看,大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于國家特別是后發國家的產業體系布局具有非常大的影響作用;從技術進步的角度來看,大型企業代表一國產業技術的前沿水平。為了更全面、準確地觀測大型企業對于本國的意義,我們從經濟、社會和科技3個方面,分為6項具體指標對比了中央企業同美國進入世界500強的非金融類企業各自對于本國的綜合影響力,研究表明:中央企業對中國的整體綜合影響力指數達到0.172,美國則為0.160,兩者結果非常接近。這也說明了中央企業和美國大企業在本國經濟社會中的重要性趨于一致,中央企業對中國發揮著同美國大企業對美國同樣的重要作用。而在對綜合影響側重點差異分析后可以看出,中國中央企業與美國大企業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社會責任的承擔。中央企業的納稅占全國稅收比例大約為20%,近年來呈現穩步增加的趨勢;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美國大企業,其納稅占比整體維持在4%以下,并且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而中央企業屬于國家所有,不僅要承擔一般企業的稅收責任,而且要進一步轉移支付國有企業紅利,同時部分企業還進一步承擔國家發展過程中非經濟的戰略責任。可見,中央企業對于中國經濟社會具有的重要作用,無論從一般意義的大企業影響力還是具體的特殊社會貢獻上,都無疑是當今中國的經濟支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強大企業的支撐。而強大企業的本質就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基于國際可比較、可衡量、可操作的原則,我們認為世界一流企業有三個標準:第一,進入世界500強。第二,進入世界同行業前20名。第三,必須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知名品牌或國際標準。滿足其中一個標準就可以認為該企業是世界級企業;滿足兩個條件,可認為其為世界級優秀企業;如果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夠認定該企業為世界一流企業。總體上來看,目前中央企業中有近一半已經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名單,成為世界級企業;中央企業在500強50個行業中有18個行業進入同行業前三,其中有5個行業中央企業位于行業世界第一(煉油、公用設施、網絡通訊設備、工程與建筑和郵件包裹及貨物包裝運輸),已經成為世界級優秀企業;有17家中央企業在2016年進入世界品牌500強,已經躋身世界一流企業。而在新時代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過程中,中央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特點和地位,著力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堅持黨的領導,發揚優良傳統。中央企業自誕生以來,便被賦予了非常特殊的任務和使命,承擔了大量戰略責任。黨的領導有助于中央企業在管理機制和體制上更加自覺地將經濟收益和社會收益綜合考慮,發揮應有作用。中央企業要全面落實管黨治黨責任,真正使黨建工作嚴起來、實起來、硬起來,將黨的領導這一制度特征轉化為中央企業獨特的制度優勢。

明確戰略定位,發揮獨特優勢。當今中國,中央企業發展基礎水平高,更要主動“走出去”,積極參與全球競爭,分享全球市場,創造全球紅利,做中國企業參與全球經濟的引領者。中央企業的發展繁榮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密切相關,這也使得中央企業的經營具有著眼于長期收獲和長遠發展的特點。未來中央企業應當進一步發揮經營長期化這一特征,配合響應國家戰略,分享長期戰略紅利,積極成為世界范圍的資源配置主體。這是中央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和獨特優勢,也是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中央企業的必然要求。

深化改革新理念,促進共同繁榮。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央企業在未來要進一步在體制機制上優化自身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在將企業主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做精、做專,積極向世界一流邁進。通過主業的良好發展帶動產業鏈和上下游實體經濟繁榮。利用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刺激企業活力,發掘企業優勢,提升企業經營水平。中央企業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建立同非國有企業繁榮互利、共贏共生的局面,實現資源更加有效配置,提升整個國家經濟和市場的繁榮程度。

推進創新驅動,加強產業融合。當前,信息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等高知識密度、高附加值產業蓬勃發展,愈發成為經濟發展的增長動力源泉。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到來對中國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戰略機遇。同世界一流企業相比,中央企業在研發投入上還有明顯短板和差距,因此中央企業更要大力推行創新驅動戰略,加大科技研發投入,促進企業掌握核心技術和工藝,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發展動力。

(作者:胡鞍鋼 馬英鈞,分別系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企業 中央 中國 經濟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少妇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色色影院官网综合久久 |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天 | 欧美成αⅴ人在线观看 | 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