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你要知道的癌癥真相:免疫力不是越高越好
社會上關于癌癥最大誤區可能認為它是免疫力低下之故,提高免疫力就可防范癌癥,故推銷保健品、食品給癌癥患者時,只要沾上“提高免疫力”的邊,就大行其道。因為人們總覺得:免疫力不是越高越好嗎?其實,免疫力不等于抗癌力。
免疫力不是越高越好
免疫力低了不好,容易引起細菌、病毒感染,但太高也是病,對人體同樣有害。免疫反應太強烈,破壞力太大,易出現紅斑狼瘡、類風濕等難治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過敏等,故免疫力不是越高越好。
我們經歷了幾次比較嚴重的傳染病流行,從“非典”,到最近“莫斯”(“中東呼吸綜合征”),其間還有“禽流感”等。這些病的發生有個特點:同樣被感染,孩子的病情往往較輕,比成年人治愈率高。很少有孩子因這些病不治而亡的。按理說:孩子的免疫力不如成年,怎么反而不至于致死呢?原因就在于他們的免疫力不如成年人,免疫反應不強烈,和外敵(病菌)爭斗時,能動員的力量有限,“戰斗”沒有成年人那般激烈,其規模也要小多了,故對其身體的傷害也就小了。
發病前,免疫力不一定低下
臨床上,絕大多數癌癥患者是發生在那些平素身體壯實、幾乎很少生病(包括感冒)的人身上,相反,那些平素病懨懨的,動不動就感冒生病的,倒很少生癌的!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它能夠用免疫力低下解釋嗎?顯然,這無法自圓其說。
免疫失調才是“元兇”
癌癥的發生、發展,只是與免疫監視及清除(immunologics urveillance)功能密切相關,免疫系統中的其他部分,與一般疾病并無二致。嚴格意義上,是免疫失調,導致癌癥的發生進程及其發展。
不過,借助調整免疫來抗擊癌癥,人們還是寄以了極大希望,但現實問題是:這方面理論夠美好,卻沒能經過科學實驗的考驗;雖然療法眾多,說得天花亂墜,但實際運用效果則令人失望,只能寄希望于進一步的突破。(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何裕民)
作者介紹:何裕民,中華醫學會理事兼心身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
編輯:趙彥
關鍵詞:癌癥真相 免疫力 抗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