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聚合專題聚合
讓陽光普照每一朵蓓蕾
北京市政協開展民主監督推動首都普惠優質學前教育發展綜述
2017年以來,北京市政協先后通過督辦委員提案、組織現場調研座談、開展監督性視察等履職形式,幫助解決學前教育領域存在的問題,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搭建起政府、社會和家庭之間的協商橋梁。
北京市政協領導帶隊視察學前教育開展情況
11月21日,北京市政協民生建設民主監督組召開學前教育民主監督座談會,北京市東城、西城、海淀、豐臺、石景山等五個區教委相關負責同志到會介紹情況。市政協委員、民生建設民主監督組部分成員,以及上述五區的部分區政協委員匯聚一堂,開展了真誠的協商交流和工作探討。
北京市政協領導帶隊視察學前教育開展情況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學齡之前的幼兒,是嬌嫩的蓓蕾。
對于生活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群眾而言,為孩子選擇一所優質優價的幼兒園,是大多數家庭都面臨的實際需求。城市化發展帶來的人口集聚效應和二孩政策的實施,帶來了學前教育資源結構性短缺,城鄉之間、不同區域之間的學前教育發展狀況不均衡,也加劇了部分地區的幼兒“入園難”。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公益事業和重大民生問題。長期以來,如何破解學前教育資源短缺和結構不合理問題,回應人民群眾對普惠優質學前教育的期盼,一直是一道難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發展的不充分、不均衡,社會的新主要矛盾聚焦在大城市的學前教育上,顯得尤為突出。教育無小事,孩子的事無小事,對于家庭和社會而言,優質的教育和良好的素質都是美好生活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監督協商建立在考察調研基礎上
學前教育發展問題一直以來是北京市政協高度關注的一個課題,2009年市政協常委會在調研的基礎上就完善北京市學前教育體制提出過建議案,有力推動了首都北京學前教育的發展。從那以后,市政協教務委員會每年都組織委員對學前教育追蹤調研和視察,委員們對此問題也十分關注。
十二屆市政協以來,有關學前教育發展方面的提案達50余件,內容涉及學前教育管理、師資隊伍建設等方方面面。今年北京市兩會上,李建麗委員提出的《關于規范普惠性幼兒園管理的提案》被列為年度市政協領導重點檢查督辦提案,由李士祥、葛劍平兩位副主席領銜督辦。
“改善學前教育現狀,應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角度進行深入研究。”李士祥說。
堅持問題導向、解決群眾最急迫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北京市政協開展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各項工作的理念遵循,而真正有效的監督和協商,需要建立在充分考察調研的基礎之上。通過視察調研,政協委員們了解到了北京學前教育發展的基本情況,也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有了充分了解。
北京市政協民生建設民主監督組把學前教育發展特別是《北京市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貫徹落實的情況作為年度監督議題,先后赴北京市教委和多所公立、民辦學前教育機構開展了一系列的專題座談和監督性的視察活動。
今年5月,監督組赴房山區良鄉瑞雪春堂小區幸福泉幼兒園、北京四幼長陽分園國際花園分部等地,實地察看學前教育開展情況,提出了要遵循學前教育特點規律、兒童成長規律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完善政府服務體系,不斷優化幼兒園新建和改擴建的審批、驗收、收費等體制機制,鼓勵多元化渠道辦園,加大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培養力度,創新教師聘用制度等具體建議。
9月20日,李士祥、葛劍平帶隊視察了北京市匯佳幼兒園遠洋園辦學情況,聽取了市教委相關同志關于提案辦理工作和北京市學前教育發展情況的介紹。委員們對北京教育主管部門推動學前教育發展工作給予肯定,認為近年來通過大力扶持普惠性幼兒園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入園難、入園貴”的矛盾,并就如何更好地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辦園,扶持普惠性幼兒園發展等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葛劍平認為,“入園難、入園貴”是重要的民生難題,光靠政府難以解決,需要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惠及廣大群眾。
三期行動計劃接力推動學前教育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重點監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11月21日,北京市政協民生建設民主監督組召開的學前教育民主監督座談會,正是落實十九大對政協工作提出新要求的實際舉措。
2011至2013年,北京市通過制定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幼兒園辦園條件和辦園質量得到顯著改善;2015年至2017年,北京通過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增加學前教育學位數量,基本實現全市戶籍適齡兒童學位供給全覆蓋,進一步解決“入園難”問題。
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向委員們介紹,截至2016年12月底,北京市現有幼兒園2098所,全市登記注冊幼兒園的在園幼兒41.7萬人,公辦性質幼兒園的幼兒占比64%。2011年以來,通過實施了前后兩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市級財政共投入約90億元用于擴大學位和保障運行,增加了850所幼兒園、14萬個學前教育學位和1.5萬名專任教師,學前教育獲得了較大的發展。
“黨的十九大對發展學前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在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老有所養基礎上,第一次提出要‘幼有所育’。”北京市政協教文衛體委員會主任、民生建設民主監督組組長王守法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學前教育越來越成為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的資源,基本普及學前的三年教育,提高保育、教育的質量,都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參加座談會的市政協委員們認為,在各級政府的有力推動下,通過實施兩期行動計劃,目前北京市學前教育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入園難”壓力,但當前學前教育仍存在資源總量不足、常住適齡兒童學位缺口較大、局部地區入園難和入公辦幼兒園難等問題。
“半日班”模式緩解學位不足行之有效
2018年開始的第三期行動計劃實施期間,恰逢全面放開兩孩政策后出生的幼兒陸續達到入園年齡,人民群眾的教育需求與目前可支配的教育資源的數量、結構均有一定差距。
為此,政協委員們建議,要創新供給思路,設置高中低不同辦園標準,如標準園、小規模幼兒園、社區辦園點等;要從實事求是出發,解決學位不足入園難問題,讓幼兒就近、就便接受學前教育。
據了解,明年起北京將繼續推進幼兒園新建改擴建、社區學前教育服務中心建設、社區辦園點等項目將加速落地。
“北京中心城區寸土寸金,興辦公辦幼兒園缺少場所,社會力量辦幼兒園又苦于房租太貴。疏解整治騰退出來的空間,建議能夠拿出一部分給學前教育,這樣就可以大大緩解部分地區辦學場地嚴重不足的問題。”北京市政協委員、密云區教委副主任劉彥紅提出。
除了想方設法擴大建設幼兒園的空間,東城區還從創新擴大學位供給入手,探索實施了小班“半日制”模式,即打破學前教育三年全日制的固化思維和辦園模式,在資源緊張、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區,試點探索小班半日制與中大班全日制組合的模式,優化學位供給。目前,已有10所幼兒園實施了該模式,開辦69個半日班,招收1514名小班幼兒。
“我們希望與家庭共擔學前教育責任。”與會的東城區教委負責同志介紹,目前東城區約1萬名有入園需求的孩子當中,有45%的孩子是有老人看護的,幼兒園普遍離家比較近,走幾分鐘就能送孩子到幼兒園,中午就可以把孩子接回去享受家庭生活和教育。事實證明,這種家園共育的模式既不違背教育規律,也有效緩解了入園難。
東城區的探索得到了政協委員的認同。“政府要改革管理辦法,出臺配套扶持政策,物價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全日制、半日制、小時制收費標準,財政部門采取市民教育券方式制定生均補貼標準,促進教育權益公平。”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幼教集團總園長朱敏提出,要推進首都普惠多元、靈活多樣的學前教育服務方式,保障首都普及學前教育目標的實現。
普惠性學前教育需多方聯動推進
普及和普惠,是學前教育的遞進性目標。普惠性學前教育,是關系到教育公平的大事。
“起跑線”上的教育保障多一些,家長們的苦惱少一些,孩子們獲得的教育機會平等一些,這些都能讓群眾增強獲得感。與會的政協委員們建議政府在加大扶持資金的同時,要從長遠考慮,出臺行之有效的獎勵、補貼制度,激發社會力量辦園熱情,爭取最好的結果。
據悉,明年北京市將繼續穩定并擴大教育部門辦園,鼓勵、支持部門辦園,大力支持普惠性民辦園發展,構建以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為主體、公辦民辦并舉的多種形式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公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辦園條件標準、保教費收費標準、財政補助標準等將趨于統一。
據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目前北京市對普惠性幼兒園根據辦園標準按照1000元一生每月(一級幼兒園)和700元一生每月(一級以下幼兒園)兩檔標準給予定額補助,通過生均成本測算,使普惠性幼兒園和公辦幼兒園面向社會收費趨于一致,讓利與老百姓,按照成本測算,不足部分由政府財政予以補貼。同時,對普惠性幼兒園擴大學位給予1萬元/生的一次性學位補助;通過租賃場地擴大學位,給予最高1平方米每月5元的租金補助。
北京市政協委員周玲玲提出,建設普惠性幼兒園首先要解決政府主導的觀念問題。“希望從政府的角度去統籌學前教育發展,研究當前學前教育面臨的這些主要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到底是什么?需要哪級政府、哪些部門來解決。”
在這方面,豐臺區教委的思路明晰,探索出“街道選址、市區出資、教委出標準”的普惠辦園思路,鼓勵街道、鄉鎮舉辦公辦性質幼兒園。未來三年,全區預計新增9所幼兒園,擴充學位1600余個。提高普惠性學位占比,使80%的在園兒童能夠享受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
為此,豐臺區將積極落實部門辦園生均定額補助經費,鼓勵具有條件的部門辦園擴大園所規模。引導現有使用教育配套房產的民辦園全部轉型為普惠性幼兒園,通過給予擴班補助、租金補貼、生均定額補助等措施,對租用教委房產的小區配套園進行限價,引導其提供普惠服務,通過優惠政策引導,鼓勵現有民辦幼兒園降低收費,擴充普惠性學位資源。
此外,市政協委員還提出,要統籌資源加強聯動管理,參照義務教育管理方式,建立全市幼兒園登記入園和學籍平臺,建立大數據庫,明確招生原則,指導家長根據個體情況選擇不同學前教育方式,保證入園機會和工作程序公平。
優質學前教育重在師資培養監管
“我們都在說讓孩子享受優質教育,什么是優質?優質真的就是一個幼兒園建筑建得美麗、硬件建得漂亮就是優質嗎?我從教30多年,我心中的優質不是硬件的優質,而是教師的優質。”北京市政協委員李潔是一名學前教育從業者,從1989年在英國創辦幼兒園起,目前已在國內和英國、芬蘭等地創辦多家幼兒園,她結合中西方辦幼兒園的經歷談了體會。
加大師資培養,提高師資供給能力是近年來北京市教育部門一直在著力解決的問題。與會的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目前北京正在努力拓寬幼兒教師的引入渠道,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補充師資,提高公辦幼兒園非在編教師工資待遇,逐步實現與在編教師“同工同酬”;引導和支持民辦幼兒園提高教師工資待遇;建立“一園多址”幼兒園園長的激勵機制;采取委托培養等方式,按新增學位比例專門培養幼兒園衛生保健人員。
“學前教育發展最大的困難是師資問題,有地、有房子沒有人,我們辦不成優質、可持續的學前教育,也滿足不了人民群眾對優質學前教育的需求。”周玲玲提出,希望政協如果能從學前教育師資的角度做專題調研,摸清當前學前教育的師資到底處于什么狀況、需求到底是多少,建議在政府的主導下開辦專門培養學前教育的高職院校,同時將在職教師的培訓列入到下一個三年行動計劃當中。
從事職業教育的林安杰委員提出,目前北京市現行五年一貫制的幼教職業教育非常受歡迎,應當給予支持和推廣。“幼教教師的舞蹈、聲樂、樂器等藝術教育必須要在一定的年齡階段開始培養,靠短期培訓很難達到效果。沒有高素質的幼兒教師,就難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此外,委員們還提出要建立幼兒園品質誠信系統,政府定期向社會公示幼兒園監督檢查結果,接受群眾監督。“我們投入師資的資金,不僅僅是工資,應該是包括培養培訓和監控在內的全方位、全系列投入。我們在師資隊伍和從業人員隊伍建設上還有不足,在選擇把關、心理輔導、心理咨詢、心理篩查等方面還需加大投入,亟待建立起包括嚴格監管、上崗資質把關和解聘退出機制等在內的一系列監管制度體系。”朱敏說。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學前教育 幼兒園 北京市 發展 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