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讓城市文明之光照進每一間香港公廁
新華社香港12月1日電 題:讓城市文明之光照進每一間香港公廁
新華社記者 丁梓懿
亮堂的洗手間、干凈的廁格、整潔的紙簍、充足的廁紙……香港公廁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面積有多大、是否豪華,而是它的清潔衛生、沒有異味、標示清晰和人性化設施,這些都與特區政府嚴格的管理及周到的服務分不開。
香港的公共廁所是香港市政公共建筑中數量最多的類型,達上千間,其中786間由食物環境衛生署負責管理,其余的則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漁農自然護理署按照轄下公眾場地分別管理。
廁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標志,改善廁所衛生狀況直接關系到市民的健康和環境狀況。食環署自2000年成立以來,不斷檢查及更新公廁內提供的設施數量及標準,以提高公廁的衛生水平,改善公廁服務。
“在建設新公廁、重置公廁、進行公廁翻新及改善計劃時,署方會根據每一個公廁的實際環境而使用最新的標準。”食物環境衛生署發言人說。
食環署資料顯示,香港新式公廁呈現一系列主要特點:外貌美觀有特色、室內空間寬敞、采用易打理材料、廁內光線充足、通風設備良好、設施方便易維修并設暢通易達洗手間,此外還設有嬰兒護理臺、嬰兒安全座椅及小童高度的坐廁和洗手盆等。
在規劃公廁設施時,香港會考慮婦女的需要,例如女性如廁所需時間通常長于男性,特將女廁和男廁的廁格比例由2006年的1.25:1增加至現在的1.6:1,并在公廁安裝置放架、掛鉤、緊急呼救鐘等設施,還有專為殘疾人士而設的觸覺警示帶,不少公廁旁還設有直飲水設施。
硬件設施配置完畢,軟件服務也要配合到位。香港公廁清潔工作皆外批予符合資格的合約承辦商負責,并由專人打理。
“食環署會按照公廁使用者需求和使用情況制定轄下公廁的清潔頻次。公廁一般每天徹底清潔2至3次不等。而在高使用率的公廁,會安排駐場廁所事務員當值,以保持公廁清潔衛生。”該署發言人說。
在一間位于灣仔區內的公廁,其顏色醒目的標牌讓人在路的另一端就能遠遠望到。在女廁入口處,兩張由食環署印發的、張貼在玻璃宣傳欄內的海報亮于眼前。其中一張海報標語為“公廁服務,齊來監督”,羅列著公廁衛生標準,如墻面及地面干爽無污漬,廢屑箱常傾倒無滿溢等;另一張則為服務承諾,包括多項清潔工作需達到的標準。
這兩張海報的文字內容都由中英兩種文字書寫,且都印有投訴和舉報電話,方便市民了解情況并進行監督。
實際上,這間廁所的面積并不大,只有十幾間廁格,卻配備完善、功能齊全,有蹲廁、坐廁、兒童坐廁、嬰兒座椅坐廁4種類型。在廁所大堂內部還設有一間執勤室,方便廁所事務員每日進行8至10小時的執勤服務,時刻保持公廁清潔。
當日值班的廁所事務員王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工作包括清潔地面、墻壁、洗手盆、鏡子、廁盆、廁板、廁板蓋等,每清潔一次都會在工作簿上記錄時間、日期和清潔位置,清潔工作絲毫不能松懈。
盡管有著較為完善的管理和服務指引,但香港公廁長期存在的分布不均、數量不足等問題,也需要得到關注和解決。在香港的一些鬧市區和地鐵站,對周邊環境不熟悉的游客很難找到解決內急之地。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公廁 香港 廁所 文明 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