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要“合法就業”是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前提和底線

2017年11月27日 10:56 | 作者:艾萍嬌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求職面試時千萬別問五險一金和有沒有加班費”,這是一“考研名師”在一檔節目中給求職者煞有其事介紹的求職“潛規則”,而且,節目也沒有做任何處理就播出了。近日這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

不少輿論已經指出這樣的“潛規則”支招實際是給求職者的“毒雞湯”。對此,筆者想談另外兩個問題:其一,電視臺在制作求職節目時,是否有倡導求職者合法求職、依法維權的基本意識,還是完全為了博眼球而肆無忌憚地談所謂的“潛規則”,縱容用人單位違法,而要求學生忍氣吞聲?其二,參與節目的所謂職場專家,是否了解就業的法律法規,是否知道指導學生就業的第一原則就是“合法就業”?

近年來,在我國大學畢業生求職、就業中,存在諸多亂象,這些亂象的根源,基本都是用人單位不尊重求職者的合法權益,以及求職者沒有維護自身權利的意識。比如,用人單位與求職者簽訂對求職者不公平的霸王條款,沒有如實告訴工作內容、一再延長試用期等等。對此,大學在開展就業指導時,都明確強調,大學畢業生不能因就業形勢嚴峻,就不了解用人單位的情況,與用人單位簽訂不平等的協議,這可能會導致自己的權利受損。

我國《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因此,只有按照相關勞動法律法規開展就業活動,才能維護求職者的合法權益。

電視臺制作求職節目的出發點,應該是為了幫助求職者求職,那么,通過節目引導所有求職者合法就業,維護自身的就業權利,就是底線,也才能真正幫助大學生就業。但是,節目制作者和參與的嘉賓,顯然沒有把這作為指導求職、就業的節目,而是為博眼球,把所謂的“潛規則”作為賣點。這也恰恰是我國當前指導大學生就業存在的問題。

大學是有責任給學生開設就業指導課,并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就業指導的,但是,有的大學對此并不重視,或者投入人力有限,因此學生很難從學校那里獲得全面、有用的就業指導。在這種情況下,加之就業形勢嚴峻,一些宣揚“成功學”,鼓吹“職場情商”、“潛規則”者就看到了市場,給求職者大講成功學,傳授職場“灰色技能”。然而,這些對求職者是無益的,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節目把對職場無知的大學生、求職者作為消費對象。這不是幫助大學生、求職者找工作,也非促進大學生求職環境完善——如果幫助大學生,節目應該明確鼓勵大學生,在求職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并教大學生識破搞霸王條款、招聘詐騙的伎倆,告訴大學生合法維權的方法。這需要參與節目者,是真懂大學生就業法律法規,有實際大學生求職指導經驗的專業人士。從本質上說,對學生求職、升學進行指導,都屬于生涯規劃范疇,而成功學、勵志學恰恰與生涯規劃教育是背離的。可能也是因為這一原因,真正的就業指導專家,拒絕以成功學、勵志為主的電視節目。而這也就給了成功學、“勵志”大行其道的空間。

電視、媒體等社會力量關注大學生求職,開求職節目,討論求職問題,這沒有問題,但是,必須有基本的底線,雖然節目為收視率,不能像講課一樣給學生系統的求職指導,但是,在求職的關鍵問題上,不能誤導大學生、求職者。相信所有參與節目制作的人員,都有求職的經歷,都知道合法就業的重要性,也知道所有勞動者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才能促進社會進步,可為何卻向求職者傳授不得問五險一金、不得問加班費這樣的潛規則呢?難道電視臺的工作人員,也樂于免費加班嗎?還是已經習慣了自己沒有五險一金和加班費呢?對大學生進行求職指導,這需要學校教育重視,在學校教育沒有做到位時,社會教育應該補位,但不能讓反生涯規劃教育的成功學、潛規則、勵志招搖過市。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求職 大學生 指導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免费高清aⅴ乱码专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在线观看 | 中文乱码经典亚洲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一 | 婷婷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 一级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巨大乳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