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我的寧夏川
一個非公經濟代表人士教育精準扶貧案例剖析
黃土,黃沙,黃水,黃原。這是大西北的壯美,也是大西北的蒼涼。
“村里的孩子都玩智能手機了!……小姑娘,你在干什么呀?”
“我想給我爸媽打電話。姐姐,你可以把我拍到電視里來嗎?”
“怎么,想上電視啊?”
“我想讓爸爸媽媽看到我。”
“他們去哪了呀?”
“他們去城里打工了?!?/p>
……
這是微電影《生根黃土地,青春無悔》中的一段對話,導演、主演這部作品的是寧夏大學廣告學專業大四學生田進財和他的同學們。
“我來自這里,我屬于這里。我如何能漠不關心?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和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我,必須做些什么。”
影片中,主人公娟子和同學們共同努力,實現了小朋友一家團圓的夢想。
現實中,類似的故事正在不斷上演。
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寶豐集團董事長黨彥寶就是主角之一。
2011年,黨彥寶與夫人邊海燕創立了非公募基金會——燕寶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開展以教育扶貧為重點的公益活動。
拍微電影的田進財和他的團隊主要成員,正是燕寶獎學金的受益者。他們用燕寶獎學金交完學費后,拿著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錢,買了第一臺單反相機,開始了邊學習、邊創業的大學生活。
2011年到2016年,像田進財這樣生活的孩子,燕寶基金會已資助11.7萬名?,F在,已有4萬左右學生畢業走上了工作崗位。
2017年,基金會啟動三期助學項目。項目完成后,總計將資助22.26萬學生完成學業。
每個平靜的數字后邊其實都飽含著一個個家庭的熱切期盼,都有一個個辛酸、歡笑交織的故事。
如果從中國精準扶貧的宏觀背景觀察,黨彥寶、基金會和學生們的故事,其實還有一些更普遍意義上的價值。
“一抹黃土黃燦燦,一眼望不到邊;一年四季車輪風,可著喉嚨喊;祖祖輩輩在這里流下血和汗,能舍生死,舍不了寧夏這道川……”
微電影里寧夏歌手馬希爾沙啞、狂放的歌聲,瞬間把我們拉到了黃土高原。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寧夏 精準扶貧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