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好聲音 好聲音
張桃林:讓綠色發展引領新時代“三農”工作
讓綠色發展引領新時代“三農”工作
張桃林
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農”工作在國計民生和全黨工作中的戰略定位,并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在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為新時期“三農”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新的不竭動力。
我國農業主要矛盾已轉為結構性矛盾
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糧食產能登上新臺階,農民持續增收,農業結構調整、綠色發展、農村改革等取得新進展,農村和諧穩定,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發揮了“壓艙石”作用。
但也要看到,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同樣,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農村主要矛盾也發生了重大轉變。事實上,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之間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業農村發展的不充分。“新形勢下,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業發展的精辟論述,是我們準確把握“三農”發展形勢任務的根本遵循。
目前,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供需關系總體上呈現出總量基本平衡、結構性短缺、長期性偏緊的格局。雖然近年來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2016年糧食總產量達6.16億噸。但由于人口數量增加、城鎮人口比例上升及其膳食結構升級、工業用途拓展和結構變化,對飼料用糧、工業用糧需求呈快速增加趨勢,農產品長期性偏緊的局面仍將是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這與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一樣,農業主要矛盾的變化也沒有改變我國的基本農情,必須按照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要求,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內外部環境深刻變化,新老矛盾和問題交織疊加、集中顯現,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尤為突出。農產品供給質量效益總體不高,還難以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農業生產面臨成本“地板”和價格“天花板”雙重擠壓,效益和競爭力偏低;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夠強,重大突破性成果儲備不足;農村勞動力結構性短缺和優質要素流失問題日益突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尚不健全;特別是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和農用化學投入品長期、大量及不合理的使用,傳統的農業生態循環體系被打破,農業資源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制約著我國農業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鄉村振興應以綠色發展為導向
十九大報告首次將“美麗”二字寫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大任務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對推進綠色發展、解決土壤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為此,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綠色發展為導向,把“穩產量、強產能、可持續”和實現“三個安全”,即糧食及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產地資源環境安全,尤其要把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作為核心目標任務,強化政策、科技、體制、人才、設施裝備和資源環境支撐,補齊農業農村短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協調、“三生”共贏,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為此建議:
一是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當前,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處在關鍵期,要增強定力,把握好節奏、力度,處理好調結構與穩糧食的動態平衡。堅守“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推進調結構優布局與水土光熱等農業自然基礎、環境生態容量以及國內外市場供求關系、比較優勢及消費結構動態變化相適應相匹配,高標準全面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加快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形成種植結構、種養結構、一、二、三產結構等相互銜接、布局合理、功能多重、協同發展的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把農業結構調優調綠調特,讓布局更合理、優勢更突出、產業更現代。
二是打好土壤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完善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加強普查摸底,精心組織實施好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和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農業源)工作,在此基礎上,科學分類分區,進一步突出和明確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保護的方向和重點區域。同時,加強監測預警,及時掌握農產品產地環境狀況及動態趨勢,引導和約束各地嚴格按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謀劃農業農村發展,研究確立農業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高標準創建一批現代高效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及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圍繞實施水、土、氣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農業突出環境問題治理以及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等重大工程,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以“一控兩減三基本”以及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和耕地質量建設為重點,積極運用現代生態循環農業技術和綠色生產資料,解決土壤和農業面源污染等問題。
三是切實發揮農業科技支撐引領作用。聚焦農業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科技需要,調整優化農業科技發展方向和布局重點,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重構農業科技創新和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和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加速農業重大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如大力推進節水、節肥、節藥等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研發應用;積極開展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種選育和生產加工技術研發應用;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著力加強先進適用、智能高效農機裝備研發,推動農機農藝融合和技術集成配套等。
四是健全農業綠色發展政策制度體系。加強農業法治建設,推進土壤污染防治、農產品產地質量保護等立法工作。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構建農業“三區”(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財政補貼政策框架,完善糧食價格支持政策和農業貿易政策,加大對農業結構調整支持力度。強化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政策導向,大力推進綠色低碳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建立健全農業補貼制度和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健全財政、金融、產業等經濟政策協調機制,加快推進覆蓋省、市、縣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引導要素配置和資源條件向農業、向農村傾斜聚集。積極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在農產品產地污染防治領域的應用,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業綠色發展金融服務體系。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農業部副部長)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農業 發展 綠色 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