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制造業和金融業,兩者不是主仆關系
在11月15日舉行的格力電器第三屆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上,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表示,在新時代,金融是不可缺少但是金融不是主流,我們制造業是主流。
到底誰是主流,誰是非主流,一定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需要注意的是,制造業與金融業更多的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而非競爭關系。如果非要把制造業與金融業分個三六九等,就等于在惡化制造業與金融業的關系,把原本應當合作互存的兩大領域,變成相互競爭的兩個領域,顯然是不合適的,也是不利于企業與金融關系和諧的。
雖然說制造業與金融業的關系不會因為董明珠的一句話、一個觀點就被改變,但是,作為制造業的代表之一,如果心里一直有一個誰是主流的問題,并在實際工作中非要將制造業與金融業兩者對立起來,分出個誰是主流、誰是非主流,對工作、對兩大領域關系的協調是非常不利的。
事實也是,近年來,金融業以超出想象的方式以及超出能力的速度發展,不僅讓自身的作用趨于弱化,也給經濟發展、特別是企業運行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原因就在于,過度強調了金融業的重要,強調了金融對經濟、尤其是企業的決定性,導致金融業凌駕于其他行業之上。也正因為如此,金融業與其他行業的關系,也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和諧度越來越低,矛盾則越來越多。為什么董明珠會發出制造業與金融業誰是主流的聲音,說到底,也是對金融業過度強勢與不規范的一種本能反應。
眾所周知,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的一段時間,金融業的發展可謂到了瘋狂的地步,什么現代經濟是金融經濟、經濟必須依賴于金融才能發展,等等,金融業大有替代所有行業的姿勢。特別是華爾街,幾乎成了全球經濟的總部。結果,沒有幾年,就應驗了西方的一句諺語——上帝要讓誰滅亡,必使其先瘋狂。果不其然,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了。而爆發的導火索,就是華爾街所在國——美國。
我們并不否認,隨著經濟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金融業的作用與地位也會隨之提高。但是,提高也是要限度的,需要遵循經濟和金融發展規律,而不是盲目發展、盲目超前、盲目主導一切。否則,就會受到經濟規律的懲罰。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就是經濟規律對金融業過度發展的懲罰。
從總體上講,經濟決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經濟的關系還是不能改變的。因此,就制造業與金融業的關系來看,前者還是對后者具有一定的決定作用,沒有前者,后者是不具備存在的基礎的。但是,誰是主流,就不完全能夠分得出來了。因為,主流與非主流,是會隨著時間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在某一階段是主流,到了另一個階段就會成為非主流,在某種環境下是主流,換個環境也可能變成非主流。關鍵就看某個時期、某種環境需要以哪個行業為主。
很顯然,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的這段時間,金融業被作為主流發展了,金融危機爆發后的這段時間,金融業的主流特征也很明顯。正是因為將金融業當作主流來發展,才導致風險和危機的發生。相反,如果能夠依據客觀經濟規律,不過度發展金融業,把金融業當作主流來支持,也就不會發生如此嚴重的金融危機,不會給全球經濟帶來致命影響與傷害。
所以,在制造業與金融業的關系問題上,完全沒有必要將兩者區別出誰是主流、誰是非主流。一旦兩者被區分出個三六九等來,新的危機和風險也就會出現。對制造業與金融業來說,兩者就是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誰也離不開誰,誰也不要想凌駕于對方之上。強調金融業,決不是放棄制造業,強調制造業,也決不是放棄金融業。所以發生全球金融危機,所以會出現通貨膨脹等方面的問題,就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沒有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沒有將兩者當作依存關系,而是主仆關系了。那么,又怎么可能不出現矛盾與問題、風險與危機呢?(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金融業 主流 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