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買買買之后,我們還剩下什么?
“雙十一”在一片喧囂聲中落下帷幕。有賴今年恰逢周末,也有賴名目繁多的活動規則和眼花繚亂的促銷秒殺,讓今年的購物節多了許多燒腦感。人們在七拼八湊、巧算妙思里,度過了一個躁動的周末。現在,盛宴已結束,熱度也在漸漸退卻。
在新華網推出的《“雙十一”狂歡節,是真便宜還是湊熱鬧?》網絡調查中,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參與了“雙十一”,更有三成左右的人成為中度乃至深度參與者。
的確,在這個“買買買”的時代,這樣高的參與度佐證著雙十一的影響力,也折射出大眾消費時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邏輯。當下,“買買買”早已成為一個流行詞,而且對很多人而言具有難以抗拒的魔力。買什么或許并不重要,重要的則是購買本身。參與即可感知,購買即王道。
也正是這樣的消費邏輯和心理,讓很多不理性甚至瘋狂的網購現象或事件頻頻見諸報道。有人網購到傾家蕩產,有人網購到負債累累,有人網購到婚姻破碎......種種社會新聞讓人們感慨調侃“剁手族”。的確,以“雙十一”為代表的網購節因打折促銷等優惠吸引了大量的普通民眾。理性消費,也成為年年喊,年年嘆的話題。
在《“雙十一”狂歡節,是真便宜還是湊熱鬧?》網絡調查中,對于“過完這個‘雙十一’,你的心聲是?”問題,一半以上的人選擇了“就把你忘記吧,應該把你忘了,這是對沖動最好的懲罰”。很形象,卻很真實。因為據很多消費者反映,在狂歡節之后,他們收到貨品時的快樂指數并不高,甚至不清楚自己當時為何要買。也有一部分人在狂歡之后反悔,選擇利用7天無理由退貨條款退貨。
一面是網購盛宴中的不可缺席感,一面是網購盛宴后的空虛挫敗感?;蛟S,這正是大眾消費時代人們消費心理的形象寫照。相互矛盾又無法避免。新京報13日發表的評論指出,這是物質過剩時代的奇觀。大量的商品專門為這一天而生產,無數的人在等待并不真正需要的商品。所有的快感都在這一天釋放,以至于等包裹真來的時候,看到物品卻反而不再驚喜了。
為什么不驚喜?一方面,真實的商品,魅力要遠遠低于網上展示頁那個;另一方面,當時“好劃算”的感覺也消失殆盡,這時反而感覺是浪費了錢。很多人就是這樣半推半就地接收了自己購買的東西,發誓明年一定管住自己。
然而可能也只能一笑而過。因為不用等到明年,在下一波網購狂歡節到來時,“誓言”就已拋之腦后。讓人無奈的怪圈!
現在,狂歡已落幕,除了等待收貨外,我們還剩下什么?或許是信誓旦旦的斷舍離、或許是透支信用卡后的唏噓。其實,我們還可以給自己的精神世界勻出一些空間,去想想,當物質滿足的快感下降后,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買買 網購 剩下 雙十一 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