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胡慶勝:深刻認識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
作者:河北省黨建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胡慶勝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大政治論斷,是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認識和判斷的與時俱進,深刻揭示了制約我國發展的癥結所在,指明了解決當代中國發展問題的根本著力點。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對于準確把握我國發展所處新的歷史方位,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具有重要意義。
深刻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世界是由矛盾組成的。社會矛盾特別是主要矛盾,是推動歷史進步、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歷史中最根本、最本質、最普遍的活動,是人的需求和生產供給之間的關系及其內在矛盾運動;在社會的各種矛盾中,起著領導、決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毛澤東同志在《矛盾論》中指出,在復雜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要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必須深刻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歷史也充分證明,黨和國家事業能不能順利發展,同我們能否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深刻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緊緊聯系在一起。堅持從我國社會實際狀況出發,在諸多社會矛盾中敏銳地抓住主要矛盾,并自覺圍繞主要矛盾來部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工作,是我們黨不斷取得新勝利、創造新輝煌的一條寶貴經驗。從黨的八大指出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到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指出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再到黨的十九大闡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充分彰顯了我們黨不斷順應時代變化,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決突出問題的實踐品格和理論品格。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作出科學判斷,并在此基礎上,對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作出了重要戰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只要我們認真抓好貫徹落實,確保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就一定能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變化,正確理解和把握其本質內涵和意義所在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論述,內涵深刻、意蘊深遠,必須正確理解和把握。
首先,矛盾的一方面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經過不懈努力,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今天人民需求的層次和品位已大大提高,不再是簡單的溫飽需要,而是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從“物質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二者所表述內涵大不相同,前者強調的是一般的物質文化需要,后者強調的是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多個方面,充分反映了現階段人民需求更高、更廣泛的特點。
其次,矛盾的另一方面已經從“落后的社會生產”轉變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經過近40年的發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已經不能用“落后”這一概念來表達了。目前,我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影響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主要是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發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區域各方面發展不夠平衡,制約了全國發展水平提升。發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方、一些領域、一些方面還有發展不足的問題,發展的任務依然很重。比如,很多方面生產能力還相對落后,而且生產力水平和布局很不均衡,高端產品供給不足而部分中低端產品供給過剩;區域間發展水平差距依然較大,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還比較落后;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較大,有3000萬人尚未脫貧;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第三,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沒有變。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一科學論斷,是著眼于國際國內兩個坐標得出的。從我國發展所處的歷史坐標看:我國雖然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位,但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還不夠強,實體經濟水平有待提高,生態環境建設任重道遠,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從我國在世界所處的坐標看:我國人均GDP雖然已經超過8000美元,但勞動生產率水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成左右。
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必須深刻理解和把握“變”與“不變”的辯證關系,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切實貫徹好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全面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實現黨和國家事業全面發展。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社會 主要矛盾 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