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以新理念引領新常態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7年11月03日 11:09 | 作者:中共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 |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黨的十九大報告全面總結了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并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作出了新的部署。回顧過去五年的工作,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從經濟發展長周期和全球政治經濟大背景出發,審時度勢地作出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形成了以新理念引領新常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系統完整的經濟理論。

2050303

站在新時代新起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我國經濟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對于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新理念引領新常態推動我國邁入新時代

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品質,結合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作出了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一重大戰略判斷,有效地穩定了社會預期和市場信心

從幾年來的實踐看,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2016年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6.2%,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用更加凸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直面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和挑戰,緊緊圍繞我國經濟“怎么看”、發展經濟“干什么”、做好工作“怎么辦”的問題,明確提出了新常態下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能轉換三大特征,強調提出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并以此來認識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領會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主動開展工作,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把該“穩”的穩住了、該“進”的取得了明顯成效,我國經濟發展實現了“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關于速度變化的判斷,較好地引導了社會預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增長速度要從高速轉向中高速,不能簡單以生產總值論英雄。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速度換擋節點,國際國內關于中國經濟出現“拐點”、會“硬著陸”的說法一時間甚囂塵上,我們不少同志也對經濟形勢“怎么看”有一些困惑。在這種情況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讓我們認識到,一味追求經濟高增長的舊思維已經不合時宜,過分依賴“大水漫灌”式強刺激的做法已經越來越行不通,必須徹底拋棄用舊的思維邏輯和方式方法再現高增長的想法,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從幾年來的實踐看,各地方各部門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從過去主要看增長速度有多快轉變為主要看質量和效益有多好,我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過去4年經濟年均增長7.2%,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經濟增量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居世界第一位。這讓所謂中國經濟“硬著陸”“拐點論”的說法不攻自破。可以說,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品質,結合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作出了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一重大戰略判斷,有效地穩定了社會預期和市場信心,也為我們做好經濟工作廓清了認識迷霧、凝聚了思想共識。

關于結構優化的要求,強化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工作主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因素,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和判斷,黨中央確立了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經濟工作思路,解決了發展經濟要“干什么”的問題。從幾年來的實踐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三去一降一補”成效明顯,供求關系日趨改善;經濟結構不斷優化,需求結構“消費超投資”,產業結構“三產超二產”,今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64.5%和58.8%。可以說,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堅持開拓創新的政治勇氣,針對現階段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框架,為我們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勾勒了前行路徑。

關于動能轉換的部署,充分激發了經濟發展的活力與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增長速度不可避免換擋的同時,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動力持續轉換,改革開放釋放出新的發展活力,良好發展態勢可以保持。從幾年來的實踐看,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2016年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6.2%,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用更加凸顯。同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投融資、價格、國企國資、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加快形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新動力。可以說,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指導我們以創新為引領,著力強化體制動力和內生活力,把我國經濟增長巨大潛力轉變為現實,為經濟邁上新臺階打下了牢固根基。

新時代踐行新理念要有新思路

要實現新的戰略目標,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思路和方法來指導經濟工作,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對于前進道路上出現的短期陣痛要勇于承受,不能因為有陣痛就止步不前。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推動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要實現新的戰略目標,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思路和方法來指導經濟工作,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堅持問題導向,推動質量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雖然有周期性、總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結構性失衡。現階段,結構性失衡主要表現為: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實體經濟失衡、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失衡。為化解這三大失衡,必須瞄準主要矛盾,更加自覺地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質量第一、效率優先,從生產端入手,向結構優化找出路,在供給側上下功夫,用改革的辦法提高供給體系質量效率,增強供給側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均衡。可以說,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是化解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困難和矛盾的重大舉措,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和選擇。

堅持目標導向,推動動力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從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的實踐看,低成本資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驅動力明顯減弱,傳統比較優勢日益削弱,經濟發展面臨動力轉換節點,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出口拉動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發展動力必須轉向創新驅動,形成先發新優勢,實現創新引領發展,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打造新引擎、構建新支撐。為此,必須在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上來一個根本性轉變,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等,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堅持各方協同,推動效率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為此,必須更加注重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要集中力量辦好市場辦不了的事,進而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有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一方面,要遵循市場規律,完善市場機制,打破行業壟斷、壁壘阻隔和地方保護,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另一方面,要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用政策引導市場預期,用規劃明確投資方向,用法治規范市場行為,不斷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堅持穩中求進,保持戰略定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關鍵是要保持戰略定力,應勢而謀,增強發展自信,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保持戰略定力,要求我們堅持把穩中求進總基調作為經濟工作的方法論,維護好經濟平穩運行的大局,在穩的前提下奮發有為、有所進取。一方面,要久久為功打好持久戰。既要著眼長遠,搞好頂層設計,構建長效機制,重塑中長期經濟增長動力;又要立足當前,注重實效,步步為營,善于集中力量打好殲滅戰,化解當前突出矛盾。另一方面,勇往直前打好攻堅戰。對于前進道路上出現的短期陣痛要勇于承受,不能因為有陣痛就止步不前。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推動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

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鑄就新時代新輝煌

推動實體經濟優化結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著力提高供給質量。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推動實體經濟優化結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供需動態平衡。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加快實施“互聯網+”行動,營造創新創業發展良好環境,打通制約創新發展的堵點痛點和難點,促進新動能不斷發展壯大。

著力創新制度供給。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突破。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健全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經濟政策協調機制,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作風,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完善市場監管體制。加快推進市場體制基礎性改革,全面落實產權保護制度,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

著力推動協調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城鄉區域發展格局優化重塑,拓展發展新空間。堅持農業農村先行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加大力度支持老少邊貧地區加快發展,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地區優化發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著力保障改善民生。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推進脫貧攻堅,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大力促進就業創業,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加強社會事業建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著力建設美麗中國。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加快推進綠色發展。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強化突出環境問題治理,持續推進大氣、水、土壤、農村面源污染防治,繼續實施退耕還林還草等重大生態工程,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

著力推進全面開放。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進更深層次更高水平雙向開放。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落實好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積極發展互利共贏的經貿伙伴關系,促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引領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建好用活雙多邊產能與投資合作機制,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大力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建設高標準自由貿易試驗區。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發展 經濟 推動 創新 堅持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天在线无套AV | 五月天天堂AV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视频 | 亚洲青青在线视频 | 香蕉亚洲一级国产欧美 | 亚洲国产gⅴ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