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很黨派 很黨派
承載光榮傳統
民革黨員之家建設紀實:好用實用的“家”以“家”為媒,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強組織凝聚力
好用實用的“家”
——民革黨員之家建設紀實系列之二
□本報記者 黃昌盛 李 鸞
在今年9月的民革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我在調研時聽到基層黨員這樣評價“民革黨員之家”,他說,支部就是家,黨員就是家庭成員。
這樣的故事并非個例。近年來,民革各級組織不斷探索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新舉措,各地民革黨員之家建設如火如荼,正逐漸成為加強和改進民革基層組織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其履職能力的陣地。
“家”為媒介,增強思想凝聚力
“老實說,以前對于民革組織的歷史傳統,并不是很清楚。”今年33歲的黃群有些赧然地對記者說道。隨后他又語帶慶幸地說:“好在民革黨員之家的建設,讓我清楚的認識到,民革是一個有著怎樣光榮歷史的參政黨?!?/p>
黃群是2014年12月成為民革浙江金華浦江縣支部一員的,浦江民革黨員之家則成立于去年10月,并由修福金為其揭牌,其地址位于浦江縣虞宅鄉的新光古村。
走進新光古村,古樸的文化氣息混合著現代的文化創意,令人不由耳目一新。在這處中國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浦江民革黨員之家坐落于廿玖間里潤德堂。正對著潤德堂門口,是一座孫中山雕像,其上懸有書寫著“民革黨員之家”的牌匾。
民革浦江縣支部主委胡曉紅介紹,330平方米的民革黨員之家中,位于廂房處的“民革同心書屋”尤其受黨員喜愛。“這里藏書1.5萬余冊,身臨其中既可聞淡淡的書香,又可體會濃濃的民革情?!彼f。
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浦江民革黨員之家展示的相對豐富的民革史料。這一元素,也是記者在其他民革黨員之家所看到的共有內容。今年九月,民革浙江省委會主委吳晶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浙江現有的56處民革黨員之家,都非常重視對民革光榮歷史的宣講和對優良傳統的傳承,力圖把“家”打造為激發組織活力和創造力的陣地。
以“家”為媒,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強組織凝聚力,并不是浙江民革組織的專利。在今年7月底,江西新余民革黨員之家成立時,民革江西省委會主委馬志武就要求,將其建成民革的精神家園,尤其要把孫中山先生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的精神在此發揚光大。
考察過全國各地不少民革黨員之家的修福金也評價說:“有了民革黨員之家這個相對固定的活動場所,有力增強了民革組織凝聚力和向心力,凝聚共識,增進團結,成為黨員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平臺?!?/p>
“家”為陣地,增強履職能力
時間倒回至去年10月13日,山東濟南槐蔭區民革黨員之家揭牌,并組織黨員活動。除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外,槐蔭區總支還同時進行了參政議政研討活動,對2015年先進個人進行表彰,并選舉了出席民革濟南市委會第八次代表大會的代表。
此前,槐蔭區總支并沒有一個完全固定的辦公和活動場所,“打一槍,換一個陣地”幾乎是日常履職常態。而這對濟南多數基層民革組織來說,這是個共性的問題。根據民革中央推進示范性支部建設要求,民革濟南市委會決定在基層開展爭建民革黨員之家活動,并在去年制定下發了實施意見,計劃在今年籌建10個民革黨員之家。
民革濟南市委會組織處處長倪秀珍介紹,在籌建的過程中,推動基層組織將各自的圖片文字資料、黨員檔案信息管理等一并規范細化起來;同時,進一步建立完善基層制度,規范基層組織生活的方式和內容,促進制度化、規范化建設。這些都有助于基層民革組織增強自身履職能力。
在9月于浙江進行的民革黨員之家建設調研暨現場推動會中,記者在義烏、浦江等地同樣聽到了類似的評價。
一踏入義烏民革黨員之家,在走廊兩面墻上就可看到蔣仲苓、連戰、朱立倫等臺灣地區知名人士的題詞。對臺聯絡工作是民革的特色,民革義烏市基層委員會在黨員內部深度挖掘,有關經驗也通過這一面面展板流傳。
在浦江民革黨員之家,學習的內容也不僅限于民革歷史傳統。民革浦江縣支部每年投入一定經費購買書籍、報刊、雜志、光盤等學習資料,不定期邀請有關人士對民革黨員授課,并開展專題討論,提高民革黨員的理論水平和參政議政能力。
記者了解到,民革麗水市委會還創造性地提出“黨員之家+”的運作模式。依托黨員之家建設,分別探索文化建設、社會服務、參政議政、自身建設等各個方面工作的開展,全面提升履職能力。
“家”為窗口,增強社會影響力
民革要樹立形象,既要靠廣大黨員履職盡責、積極作為,以實實在在的業績樹立形象,也要通過履職平臺和活動窗口展示形象。在很多民革組織看來,民革黨員之家就是這個平臺。
在民革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的大會交流發言中,民革吉林長春綠園區委會提到的“共建共聯共贏”經驗受到與會代表的關注。作為浙江、吉林、江西、黑龍江四個省份8個經驗交流代表組織中唯一的區級基層組織,民革綠園區委會的經驗被認為頗有基層代表性。
“區別于東部發達地區‘黨員之家’的‘高大上’,民革綠園區委會的‘黨員之家’除了重在‘建’,更重在‘用’,即用好、用活‘黨員之家’。”民革綠園區委會主委盛蘭雙介紹說,通過與中共基層黨委的信息共享聯系,民革綠園區組織開展友情聯誼、招商引資、普法宣傳、關愛弱勢群體、維護穩定等活動50余項,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民革浙江嘉興市委會同樣注重通過社會活動的開展,展示民革的社會形象。今年6月建成的嘉興民革黨員之家已開展10多次各類活動。其中,7月10日,民革嘉興市委會市屬四支部、中共嘉興銀行委員會營業部支部在此舉行結對簽約暨“同心為民”服務品牌建設揭牌儀式,引來嘉興媒體廣泛報道。
此外,浦江民革黨員之家借新光村文創旅游的優勢,廣泛宣傳介紹民革;龍游民革黨員之家已成為縣、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有4000多人次來考察學習;青田民革黨員之家已是全縣共享的文化中心,迎來15000余人次光顧……
正如吳晶對浙江民革黨員之家的定位,民革黨員之家正成為同心圓夢苑、歷史陳列館、形象展示廳、黨員俱樂部、文化大禮堂、教育培訓處、公共會客廳和履職指揮所。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民革 黨員 建設 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