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振興實業,挺起經濟脊梁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關鍵詞: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十九大報告提出,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提升先進制造業
本報記者 王 政
鏡頭
10月16日,第六萬輛“互聯網SUV”名爵ZS在竣工不滿20天的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下線。這座年產能30萬輛、秉承“精益化、標準化、柔性化、模塊化、高質量”生產制造標準打造的現代化工廠,是河南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的一個縮影。
早在2015年,河南省就設立了初期規模30億元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基金,并確定了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發展方向。如今,鄭州的智能制造產業集群,洛陽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等,已初具規模。
解讀
什么是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它該如何培育呢?
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關鍵詞是“先進制造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鵬指出,十九大報告中反復強調“質量”二字,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和理解先進制造業的全新角度:先進制造業的最根本特征,就是質量高、效益好。因此,先進制造業并不單指技術上前沿和領先的產業,也不僅僅是指新興產業,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后如果具有了質量高、效益好的特征,也是先進制造業。
王鵬認為,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要注意三個“并重”。一是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并重。二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并重。三是東部沿海地區率先培育與中西部地區重點突破并重。
他解釋說,堅持三個“并重”,意味著廣大傳統企業完全有機會深度參與到這個意義重大的工程中來。而從空間布局看,長三角、珠三角等東部地區已經具備了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的良好基礎。五年來,中西部地區的武漢、成都、貴陽、西安、重慶、鄭州、長沙、合肥等地,在集成電路、平板顯示、智能終端、工程機械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產業上取得了長足發展,上述地區也應爭取實現先進制造業集群的突破。
關鍵詞:工匠精神
十九大報告提出,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工匠精神提品質
本報記者 丁怡婷
鏡頭
15金7銀8銅12優勝,新突破!在剛閉幕的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上,52名平均年齡不到21歲的中國“年輕工匠”拼技能賽創意,創造了我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以來的最好成績,展示了我國職業技能發展的整體實力。
“原來人生還有這樣一種方式,擁有精湛的技能同樣可以讓生命熠熠生輝。我想我的路選對了,那就踏實走下去。”從1260余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以最高分獲得本屆大賽阿爾伯特大獎的19歲小伙宋彪說。在年輕一代身上,工匠精神正傳承打磨,續寫未來……
解讀
“現在很多人總想找捷徑、賺快錢,做一些華而不實的所謂‘創新’,不利于實體經濟做優做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認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對社會上一些焦躁心態的矯正,“企業和勞動者腳踏實地,沉下心來提品質、創品牌,注重老百姓需求的變化,才能真正提高供給體系質量。”
如何營造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在姚洋看來,建設并完善相關制度、引導和激勵技能創新是其中重要環節。一方面,當前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偏低、地位不高,應該建立起技能水平與工資待遇相匹配的激勵機制。另一方面,工學一體化的技工教育有待加強,應圍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大力推廣企業新型學徒制度,提升職業培訓。
“不論行業、職位是什么,在生產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當下,專注耐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堅守。”姚洋說。弘揚工匠精神,更重要的是在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堅守品質,追求最好。一個螺絲沒擰緊、一條拉鏈錯了位,似乎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影響的卻是整個“中國制造”的品牌。越是那些不起眼的小環節,越不能有“差不多”的想法。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經濟 精神 產業 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