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不要把關節炎當小毛病
天氣轉冷后,不少人的關節炎又犯了,出現了關節酸脹、晨僵、上下樓梯困難等狀況,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目前,對關節炎的有效防治手段仍然是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尤其是要避免因病情延誤而導致殘疾的嚴重后果。
關節炎有數十種
目前,全世界關節炎患者有3.55億人。在亞洲地區,每6個人中就有1人在一生中的某個階段患上關節炎,中國大陸的關節炎患者超過1億人,且人數不斷增加。
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癥性疾病,臨床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及關節畸形,嚴重者會導致關節殘疾。
關節炎分為數十種,其中最常見的是骨關節炎。據統計,50歲以上的人群中50%患有骨關節炎,75歲以上人群中80%患有此病。其主要病變是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多見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容易出現在負重較大的膝關節、髖關節、脊柱及手指關節等部位。
其他類型關節炎包括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反應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等,與感染、自身免疫、生化等諸多因素有關。
輕癥者首選非藥物治療
從臨床病例來看,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是關節炎最常見的癥狀。以骨關節炎為例,一般膝關節開始活動時疼痛明顯,稍活動后減輕,然而負重和膝關節活動過多時疼痛又會加重。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出現關節不穩,關節屈伸活動范圍減少,以及步行能力下降,尤其是上下臺階、下蹲、跑、跳等能力下降明顯。
不過,腫脹與疼痛程度不一定相關,有的人痛感明顯,有的人并不明顯。另外,一些膝關節病晚期患者可能出現下肢畸形,以膝內翻最常見,即俗稱的“羅圈腿”。
治療關節炎,通常有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三種方法。非藥物治療是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的基礎,適用于初次就診、癥狀不重的患者,包括控制體重、適度有氧鍛煉(如騎自行車、游泳、散步,但要避免爬樓梯、登山等活動)、關節功能與肌肉力量訓練、物理治療等。如果非藥物治療癥狀緩解不明顯,可采用規范的藥物治療,包括局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乳劑涂抹、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物、阿片類鎮痛藥、曲馬多等。注意,關節腔內注射糖皮質激素(俗稱“打封閉”)可短期內顯著緩解關節疼痛癥狀,但長期使用會進一步破壞軟骨致癥狀加重。
手術治療則適用于規范保守治療后癥狀仍不改善,或伴隨下肢畸形的患者。手術種類很多,根據患者的病變程度、位置以及年齡、身體狀況,分為游離體摘除術、關節清理術、截骨術、人工關節置換術等。
人工關節能用多少年?
人工關節置換術是治療終末期關節炎的手段,包括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膝關節單間室置換術、髕股關節置換術等,視病變部位、下肢的生理力線畸形程度和手術醫生的經驗而定。
膝關節由內側間室、外側間室、髕股關節間室組成。如果只有其中一個或兩個間室存在病變,可以考慮進行損傷小、術后功能更好的單間室置換術。
總體來看,大部分人工關節可以使用15年至20年以上,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獲得改善。但對個體而言,取決于假體設計、醫生手術技術以及患者的體重、日?;顒雍托g后康復情況。當人工關節接近使用壽命,或出現松動、感染、假體周圍骨折等術后并發癥時,需要進行二次手術,即人工關節翻修術。
健康知道
骨關節炎患者“五不”原則
1、 體重不要過重。過重的體重對關節特別是負重關節是額外的壓力與負擔。走路或跑步時,整個膝蓋要承受相當于3倍至6倍體重的力量,關節的破壞和疼痛就會加劇。
2、 別總不活動。許多骨性關節炎患者不愿意活動,久而久之導致肌肉萎縮,整體的力量、平衡能力和協調性也受到影響。隨著關節的僵硬和不穩定性的增加,摔倒的風險也會加大。
3、 關節不要受傷。關節損傷會引起進一步的軟骨損傷,進而使疼痛加重、關節的靈活性降低,應避免那些有可能損傷關節的重復動作或強度太大的動作。
4、 不要忽視疼痛。關節炎患者可能每天都會和疼痛打交道。如果疼痛加劇,需要增加藥物或使用一些輔助器械來減輕,休息、應用熱療或冷療也有幫助。
5、 不要躲著醫生。許多患者對于骨關節炎似乎有一種誤解,認為沒有什么好辦法來控制癥狀。其實現在有許多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案,建議患者在專業醫生的幫助與引導下,堅持長期治療,戰勝疾病。(作者: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醫師鄭漢龍 楊德金)
編輯:趙彥
關鍵詞:關節炎 藥物治療 骨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