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十八大以來新疆輝煌成就綜述:舒展美麗新疆新畫卷
舒展美麗新疆新畫卷——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輝煌成就綜述之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新疆接待游客847.72萬人次,國內旅游總消費112.62億元,接待游客總量和旅游消費總額均創歷史新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以來,自治區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緊緊圍繞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切實保護好新疆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在“努力實現生態環境良好”的路上,砥礪奮進。
“綠色”布局理念引領發展方向
“我家離落霞灣景區就4公里,那里是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生態環境好,游客多。我的牧家樂開了不到一年時間,就掙了3萬多元。”10月5日,博湖縣本布圖鎮那音托勒蓋村村民敖切和妻子旦日曼在自家院子里,一邊忙著為客人準備食物,一邊高興地跟記者分享他們守著“綠水青山”收獲“金山銀山”的喜悅。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5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之路。提出“要始終堅持生態保護第一,把發展建立在生態安全的基礎上,切實保護好新疆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讓新疆青山常在、綠水長流。”這是莊嚴的承諾,更是行動的指南。
全區各級各部門嚴守生態保護底線,嚴禁“三高”項目進新疆,實行能源、礦產資源開發自治區政府“一支筆”審批制度,實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度,實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和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大污染防治和防沙治沙力度,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新疆。
截至目前,我區建成國家級和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9個、國家濕地公園28個、國家地質公園5個、國家森林公園23個、世界自然遺產1處。全區已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1個、國家級生態縣(區)1個、生態鄉鎮35個;創建自治區級生態縣11個、生態鄉鎮162個、生態村1201個。
牽住“牛鼻子”標本兼治完善制度體系
今年8月以來,中央第八環境保護督察組在新疆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進駐督察工作。重點督察自治區黨委、政府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情況;重點督察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環保不作為、亂作為的情況;重點推動地方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嚴肅問責等工作機制。
“走綠色發展道路,關鍵在于領導干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黨委副書記、州長庫爾瑪什·斯爾江對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認識清晰。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伊犁州將從全國、全疆的大局上找準定位,按照生態功能定位、主體功能區劃和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性規劃,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和生態空間,堅定走綠色發展道路。
中央環保督察工作機制的建立,牽住了解決環境保護問題的“牛鼻子”。督察工作的開展,強化了我區各級黨委、政府保護環境的主體責任,落實了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促使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繃緊生態環保這根弦,更加重視生態環保。
據了解,截至目前,自治區已先后成立了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烏魯木齊大氣污染防治、重金屬污染防治、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多個由自治區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印發了《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對生態環境保護職責進行了明確;建立了環境犯罪案件移送制度和執法聯動等工作機制。
9月11日,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的意見》,自治區20個部門14個地州市擬出臺環境保護長效機制189個,對新發現、新出現的問題及時研究,制定具體管用的解決辦法,著力構建保護生態環境的長效機制,提升我區環境保護工作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需要良好的制度體系保駕護航,需要從源頭上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把生態環境保護的“高壓線”立起來、嚴起來。
5年來,我區頒布實施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烏魯木齊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30余部地方性法規規章;依據新《環境保護法》修訂并頒布了《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印發了《關于加強全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和《自治區實施<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細則》《自治區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加快推進了《新疆生態功能區劃》修編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不斷完善生態保護、污染防治、環境監管政策法規體系。
5年來,自治區出臺關于環境保護方面的法規、規章及重要文件共計102個,為我區環境保護法治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打下了堅實基礎的同時,在制度的框架內,不斷提升著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綠色發展知行合一筑牢生態屏障
“經過兩年的生態環境治理,艾比湖水域面積已恢復至800余平方公里。”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黨委外宣辦主任馮海洲介紹說,自2016年起,國家及自治區斥資3.5億元,對艾比湖流域用水加強統一管理,實施節水灌溉、退耕還林等工程。今年又投入6.7億元,支持其流域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增強流域水環境綜合承載力。
據了解,目前,棲息在艾比湖的鳥類已增至261種,比2012年增加28種。
知行合一,方能致遠。從理念升華到制度建設、再到實踐檢驗,全疆各地都在努力探尋一條適合自己的綠色發展道路,生態文明建設正在廣泛而深刻地改變著新疆經濟社會發展面貌。
——加大投資力度,保障生態環保重點項目順利實施。
5年來,全區累計投入生態環保專項資金329.16億元,每年投入近30億元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對57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市進行生態保護補償,保障了生態環保重點項目、重大工程、重要工作的順利實施。
——加強全方位保護,構建生態安全屏障。
5年來,我區退減灌溉面積126萬畝,新增造林面積1274萬畝,實施草原禁牧1.5億畝、草畜平衡5.4億畝,平均治理退化、沙化、鹽漬化草地2000萬畝,濕地保護率59.7%,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7.5%,綜合整治2438個村莊環境,惠及400萬農牧民。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重點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
5年來,我區單位GDP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全面下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的排放強度分別下降39%、38%、44%、43%,完成了國家下達的排放總量控制目標任務,2016年完成四項主要污染物國家約束性指標。
——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推進發展方式轉變。
5年來,累計壓減和化解鋼鐵、水泥、焦化等行業落后產能2100萬噸,實施節水節能技術改造工程500多個、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下降22.9%、11.8%,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總裝機容量達2743萬千瓦,三大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17.6∶46.4∶36.0調整為2016年的17.1∶37.3∶45.6。
——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環保領域違法犯罪。
5年來,清理違法違規建設項目1477個,檢查排污單位4.9萬余家(次),對172家企業環境違法案件進行掛牌督辦。2016年以來,我區嚴肅查處了一批違法違規案件,約談了全疆12個地州市、縣市政府及相關工業園區和企業。
生態興則文明興。站在新的起點上,美麗新疆一定會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生態 新疆 環境保護 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