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讀圖今日讀圖
"老漂族"的故事:想回老家 證件鑰匙被子女藏起來
去商場的路上,老人把孩子夾在中間。
時鐘的指針指向下午5點。55歲的金秀琴利落地換下胸前印著“GAP”的粉色家居服——那是女兒穿膩了原本想扔掉的衣服。她穿上自己的紅短袖,抓起一個尼龍袋,把穿著肉色絲襪的腳蹬進黑色平底鞋,快速按下昏暗樓道里的電梯按鈕。
在不到15分鐘的時間里,這雙平底鞋匆匆穿過狹窄的胡同、低矮的居民區,穿過汽車、自行車、行人和寵物狗,停在一家幼兒園的3樓。對于金秀琴來說,這段路是她在北京為數不多的熟悉路線。5歲的外孫手里舉著一塊餅干,已經等了一陣子了。
她掐著表算,接到外孫后要送他去上半小時的輔導班,然后必須在7點之前做好晚飯。離家之前,她已經把豆角擇好洗凈,只等下鍋。
5年前,為了完成這些“任務”,金秀琴離開生活了50年的東北鐵嶺。
在學術界,這些跟隨子女從外省市的農村或城鎮到現居住地短期或長期生活的、非本地戶籍的異鄉老年人,被稱為“老漂族”。
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顯示,我國流動老人將近1800萬,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老人比例高達43%。
表面上,他們是這座城市極為普遍而自然的一部分。但他們并不屬于這里。 這些老人從四面八方來到子女所在的都市,在每天的黃昏中奔波忙碌,也在一生的黃昏中漂浮不定。
“這是他們的家,我拿那么多東西干什么”
相比熱鬧的黃昏,老人們的清晨要落寞許多。
早上5點,在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他們幾乎同時醒來。從陳顯蘭的房間向外看去,北京京通快速路上的路燈還在灰蒙蒙的空氣中亮著。這是一套兩居室,她輕輕走到女兒的房間,給外孫女喂牛奶、換尿布。外孫女現在一歲多,年紀跟陳顯蘭來到北京的時間一樣。
客廳里沒有窗子,黑漆漆的。她把自己關進廚房,在鍋里加上水和小米,放在火上溫吞地熬著。按照河南老家的習慣,早上她通常會炒幾個菜,“吃不慣這邊的咸菜”。
一年半以前,62歲的陳顯蘭在老家接到女兒電話的時候,同樣在做飯。在滋滋啦啦的油鍋旁,她聽見還有兩個月就臨盆的女兒說自己要上班,沒有時間洗衣做飯,想請她過去幫忙。
放下電話,這個樸素的農婦心里有些高興。從女兒上大學開始,母女倆已經有10多年沒長期在一起生活了。孩子要強,從來沒讓父母擔心過,可這一次,身為母親的她也有了一種“被需要”的欣喜。
那個春天,陳顯蘭和老伴連夜給地里種的大豆澆水,第一天澆到夜里11點,第二天澆到凌晨2點。幾天后,她把兩身衣服塞進一個小箱子,一大早就站在村頭,等著開往鄭州的大巴。陳顯蘭暈車,在兩個小時的車程里,她吐了好幾次。
金秀琴清早的鍋里同樣翻滾著米粥。她習慣把洗干凈的雞蛋跟粥一起煮,雞蛋是她特地從老家帶過來的。
在老家,她原本養了10多只雞和五六頭豬,臨走前全部賣掉了。老伴雖然不跟她一起來,卻也要四處打工,無暇喂養它們。5年來,她每次來北京,都要帶上剁好的排骨和雞肉,分成幾部分裝到小袋子里,跟干豆腐、雞蛋、蘑菇、咸菜一起裝進大紙箱,拎上火車,“都是孩子愛吃的”。
她相信一切東西都是老家的最好,自己能夠帶在身上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62歲的田慧芬和63歲的程麗云分別從哈爾濱和大連來到北京,為兒女照顧下一代,至今已經有10年。她們來的時候連箱子都沒帶,就背了一個包。兩位老人互不相識,卻說著一樣的話:“這是他們的家,我拿那么多東西干什么。”
學者潘永康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一項調查發現,在傳統社會,中國家庭的生命周期特點是:年輕人婚后先與父母合住,等自己有子女后與父母分開,在子女成婚后又與父母合住,最后再分開,如此周期循環。其中,婚后與父母合住的主要考慮是住房,由于父代通常先擁有房子,合住是“子代投奔父代”的選擇,體現出“父代權威”的代際關系模式,父代是家庭的投入和決策重心。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王偉進指出,當前人口流動性增強,婚后合住的可能性變小,再次合住的重要考慮是父代幫忙撫養孫代,這個時候,合住是“父代投奔子代”的“子代權威”代際關系模式,家庭投入和決策的重心傾向于子代。
這些母親正在重新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新時代的“母親”
7點左右,天完全亮了。早上是很多家庭分離的時刻。
粥已經上桌,旁邊擺著地瓜、油條、饅頭、咸菜或炒菜。要上班的匆忙吃了幾口就出門了。金秀琴和田慧芬要送孩子去上幼兒園,程麗云送孫女上小學。陳顯蘭把一歲多的孩子抱在懷里,看一眼時鐘,又快到了哄她睡覺的時間了。
在來北京之前,這些老人從沒想過會在這里長期生活。陳顯蘭原本打算等女兒出了月子就回去,金秀琴想的是就待一兩年。可是因為“沒辦法”,她們全都一直待到了現在。
在最開始的那一天,老人們從不同方向、坐著不同的車次抵達北京。等在車站的兒女們把他們帶上私家車、出租車、公交車或是地鐵,散到這個城市的不同角落。
下了火車,陳顯蘭和老伴直接坐上地鐵去了天安門,“轉了一上午”。在那之前,這個近5千平方米的廣場幾乎是他們對北京的所有想象。而他們即將前往的家,尚在一直往東的15公里外。跟氣派的天安門廣場不同,老舊的小區里樓道昏暗,宣傳欄里還貼著用毛筆寫的標語。
金秀琴跟陳顯蘭去往的是同一個方向,只是離天安門要近5公里。女兒和女婿在北京做生意,就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套兩居室,是一個老小區的11樓。她第一次需要坐電梯出門。
田慧芬下火車后坐進了一輛奔馳,女兒和女婿都從事金融工作,家也在天安門15公里之外,只不過方向是正北,緊挨著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到了晚上到處都是戴著耳機跑步的人。
來北京之前,陳顯蘭夫妻倆先去山東看望了一下大兒子。他們一共三個孩子,沒有一個留在老家。因為工作原因,原本在洛陽長期居住的大兒子近兩年在山東淄博。小兒子單位在西安,這幾年被外派到非洲。這些年,老兩口隨著子女“漂”在不同的城市。
把陳顯蘭送到女兒家中后,陳顯蘭的老伴就自己回老家了。“家里有地,還有90多歲的老人要照顧,實在走不開。”田慧芬和金秀琴的老伴也都在老家,夫妻倆長期分居。“沒什么事平時基本不聯系,”金秀琴說,“電話費貴啊。”
有研究顯示,在遷居地照顧孫輩的老人中,女性占比更大。成為母親幾十年后,這些女性再次扮演起“母親”的角色。
白天的大部分時光,陳顯蘭都要跟一個嬰兒一起度過。剛開始,她不習慣給孩子用尿不濕,“那么包著孩子能舒服嗎?”在她的3個子女還是嬰兒的時代,這個母親都是用尿布,然后在下面墊一小塊毯子,再下面鋪一層油紙。
她也不習慣嬰兒的飲食。綠的青菜、紅的胡蘿卜,甚至豬肉都被打成泥狀,五顏六色地裝在一個個透明的小玻璃罐里。在她印象中,自己的孩子都是用白白的饅頭喂大的。
但是幾個月后,陳顯蘭慢慢學會使用帶遮陽蓬的嬰兒車,每天在固定時間給孩子喂食各種營養粉調成的“輔食”,也知道在遞給孩子食物前要用濕巾擦手。金秀琴被告知孩子在家的時候不能看電視。田慧芬學會了喝水時嘴唇不接觸杯沿,因為女兒告訴她不能跟孩子用同一個水杯喝水。
這些母親正在重新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新時代的“母親”。
她們被迫與這個迅猛發展的時代接軌。在兒女們淘汰下來的智能手機上,字體被調到最大。程麗云害怕聽到兒子在那頭說“怎么這么久才接電話”。電話鈴聲響起的時候,陳顯蘭經常會把手機拿反,在慌亂中通常要把屏幕滑動三次以上才會接聽成功。
她們被反復告知,那個巴掌大的手機和里面一個名叫“微信”的“綠色方框”是這個時代能夠被找到的唯一方式。那是人際關系最后的安全感。
對于老人來說,這種安全感并不總能得到滿足。陳顯蘭的女兒偶爾看一眼母親的手機,發現她最頻繁的聊天對象除了自己,就是老家的親戚朋友們。而有好幾次,母親曾嘗試發起微信視頻聊天,但“對方無應答”。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講師苗瑞鳳調研發現,沒來子女家生活之前,69%的老人對于在子女家生活持比較樂觀的預期,認為能夠和“有了出息”的子女愉快共處,約23%的老人愿意在城市子女家養老。但是在子女家居住過一段時間之后,上述兩項比例明顯降低。但是盡管如此,絕大多數老年人仍然表示,就算不適應當前的生活,但是只要子女需要自己的幫助,自己還是能夠在子女家生活的。這實際上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以貫之的責任意識”的體現,也可以謂之“家庭中的利他主義”。
“他們不被這座城市接受,也不接受這座城市”
比起陳顯蘭,外孫已經上幼兒園的金秀琴白天要更難打發。這幾年,她發現周邊有幾處可以做免費理療的地方,幾乎每天都去。做理療的儀器要上萬元,她已經“免費試用”了一年多,從沒想過要買。
她們似乎很快適應了北京的生活。來到北京第二天,金秀琴就找到了離家最近的菜市場,她知道哪家的豆角、茄子、辣椒、白菜最便宜、最新鮮,也知道小區里僅有的幾張長椅和健身器材的位置。
在小區,“老鄉找老鄉”的老人們形成了“東北幫”“老四川”等。有學者指出,同鄉認同和同鄉團體得到精心培植的程度、同鄉情感和機構的牢固和力量,是中國城市的一大特色。
但更多時候,她們依然保持著一種隔離感。陳顯蘭去菜市場買菜時,發現幾乎沒有人用現金交易,每個攤位旁邊都豎著一個黑色的、“曲里拐彎的”條碼,“人家說掃一下就行”。她不會用,手里緊緊攥著幾塊零錢。
田慧芬家的樓下就有一家超市,但她依然每天都要騎車去兩公里以外的菜市場,“那邊便宜不少呢”。女兒在她的手機里下載了共享單車的軟件,她也從來不用。“我有自行車,用那個干嘛。”金秀琴有次在商場給女兒買了一件“白底帶花”的衣服,“不到一百塊錢”,可是從來沒見女兒穿過。
大多數時候,她們的活動范圍只是周圍兩公里之內。陳顯蘭從來沒有自己坐地鐵出過門,也“不想學”。最遠的一次是帶孩子去了一公里外的大學校園。有時跟老伴一起,帶著外孫女去商場玩,也從來沒買過任何東西。
他們不在乎一雙鞋、一個包的價格,只關心哪里有噴泉、有長椅。女兒下班會經過那個商場,陳顯蘭有時在二樓搖著手臂呼喊,女兒聽見了,卻沒有抬頭,匆匆走上電梯。
田慧芬一個人的時候最遠去過旁邊的森林公園,那里每天晚上都有老人挽著手跳交誼舞,她喜歡看,自己卻從來不跳。有的老人酷愛下象棋,到北京10多年每天晚上都背著手看別人下,自己從來沒下過,居委會組織的各種活動,也從未得到通知。還有的老人喜歡坐公交,繞著北京城一圈一圈地轉。
程麗云不喜歡坐公交。她不喜歡上車時自己的卡只會發出“嘀”的一聲,而沒有跟著一句“老年卡”。有時車上會低低地傳來一聲“外來的”,她心里落寞,卻又憤憤不平:“要是我兒子沒能耐,人家會請他過來?”
金秀琴樓下的清潔工會拖著長長的兒化音跟她說,“外地人怎么著也不如北京人”。陳顯蘭只會說河南話,有時跟北京老人搭話時,對方直接說自己“聽不懂”。
編輯:秦云
關鍵詞:老漂族 老漂族的故事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