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讓綠色成為美麗中國最動人的底色——塞罕壩報道在社會各界引起熱烈反響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 題:讓綠色成為美麗中國最動人的底色——塞罕壩報道在社會各界引起熱烈反響
新華社記者
樹,是茫茫荒原最明亮的希望;綠,是美麗中國最動人的底色。連日來,塞罕壩人植樹造綠的故事經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報道后,在社會各界引起熱烈反響。塞罕壩人所創造的人間奇跡更是激勵著大江南北的人們共同堅守綠色發展理念、續寫美麗中國的綠色傳奇。
“塞罕壩幾代人踐行使命,精神令人振奮,綠色傳奇讓人折服。”剛剛從塞罕壩參觀學習歸來的甘肅省民勤縣林業局局長楊青文說,民勤將在全縣林業系統開展“學塞罕壩精神、做綠色衛士”活動,不斷改善縣域生態環境。
夾在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間的民勤曾經水枯沙起,綠洲萎縮。近年來,民勤科學制定防沙治沙規劃,咬住“黃龍”不松手,初步遏制了生態惡化趨勢。
在生態脆弱地區植樹造綠,難度更大卻也更加緊迫,但正如塞罕壩人用行動所證明的——再難,樹,都能一棵棵種出來;再難,綠色奇跡,都能一步步干出來。
寧夏地處西北內陸,三面環沙,缺林少綠,推進國土綠化是當地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當前學習塞罕壩精神,就是要深入實施生態立區戰略,借鑒塞罕壩林場造林育林的成功經驗,調動全社會參與生態建設,讓寧夏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美、空氣更清新。”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廳廳長馬金元說。
地處內蒙古西端的阿拉善盟是我國沙塵暴源頭之一。長年在這里工作的阿拉善左旗林業工作站站長劉宏義看了多遍塞罕壩的報道,感觸頗深。
“正是林業人的堅守、創新,才讓一個個生態脆弱的地方,像塞罕壩一樣,從沙海變為綠洲。”他說,上世紀80年代,阿拉善森林覆蓋率為2.95%,2011年底為4.4%,2016年增加到7.65%,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就意味著增加森林面積450萬畝。
2016年,福建、江西、貴州被確立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1年多來,三省生態文明建設穩步推進,愛綠、護綠、守綠是共同的主題。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三百山是珠江水系東江的源頭,也是香港同胞飲用水的發源地。為了保護好這一江清水,義務護林員龔隆壽堅持巡山30余年,走壞了100多雙鞋。
“每當我想到在幾千里外的塞罕壩,有一群人為了把樹種活而吃盡了苦頭就很感動。他們這種不畏困難,和天叫板的精神也激勵著我更加努力地去保護好青山綠水,做好這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龔隆壽說。
護綠并非終點,人們更向往的是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塞罕壩人用行動證明,綠水青山能回饋給我們巨大的財富。”福建永安市洪田村黨支部書記鄧文山說,綠色發展要久久為功,正確處理百姓福和生態美的關系。
洪田村變過去砍樹一次性賣錢為培育大徑材林,把森林存進了“銀行”。村里還引入林權抵押貸款等金融助農方式,提高公益林補償標準,保障林農的種樹養林熱情,做到“不砍樹、也致富”,靠山不“吃”山。
10年前,貴州省赤水市大榮村是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貧困村。近幾年,當地通過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培綠使得森林覆蓋率達到94%。村民通過賣竹子、發展高山冷水魚養殖等產業增收致富。
“塞罕壩的生態文明是我們共同追求的,一個地方要發展,離不開良好生態的支撐。我們村的冷水魚之所以能得到市場的認可,就是因為村里的生態好。”大榮村村支書唐永富說。
貴州民族大學社會建設與反貧困研究院研究員毛剛強表示,“我們要埋頭苦干建設更多的塞罕壩林場,讓老百姓享有天藍地綠的生活環境。”(執筆記者賴星,參與采寫記者王衡、趙倩、于嘉、董建國、李平)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塞罕壩 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