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聯通混改將引爆新一輪國企改革
聯通混改方案的正式發布,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投資者對國企改革的進一步遐想。更重要的,聯通的混改方案,觸及了許多比較敏感的問題,也可以說為下一步國企改革指明了一定的方向性,更加清晰地明確了改革目標。
事實也是,盡管國企改革的總體方針已經確定,相關的政策、制度、規章、要求等也已明確,但是,當涉及具體問題時,就存在如何操作、能否突破的矛盾,如壟斷、員工持股等,進而導致改革的推進速度很慢。更多情況下,都停留于國企與國企之間的合并、整合,而沒有上升到混合所有制改革。即便進行混改,也都是二、三級子公司,因此,應進一步向縱深推進、向集團層面推進改革。
聯通的混改在方案中找到了答案,以后其他企業的改革,也都能夠在結合自身實際的基礎上,學習借鑒或者效仿聯通的改革,做出大膽的探索。可以預料,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國企改革的步伐將加快,改革過程中的探索力度也會加大,并在改革過程中積累許多新的經驗、新的做法。
推動壟斷企業改革,無疑是聯通混改帶來的首要突破。作為壟斷行業的巨頭之一,雖然聯通在行業的地位比不上移動和電信,積極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增強與其他兩大巨頭競爭的能力。但是,不管怎么說,聯通也是壟斷行業的巨頭之一,對聯通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改革向深水區推進的標志之一,是改革向壟斷挑戰的表現之一。要知道,各方對國企改革的最大擔憂,就是敢不敢動壟斷行業和企業的奶酪,敢不敢讓其他所有制資本進入到目前的壟斷行業。
很顯然,聯通的混改,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在引進的戰略投資者中,不僅有中國人壽、結構調整基金等國有企業、國有資本,也有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等民營企業、民營資本,從而點燃了民營資本進入壟斷領域的希望,也點燃了投資者的希望。由于有聯通吃螃蟹在先,其他壟斷企業也可以會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參照聯通的改革方式,加快改革步伐。
由于聯通混改不像其他企業的混改,只是對下屬的二、三級企業進行改革,聯通是在集團層面,是聯通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轉讓股權,引進戰略投資者,從而為國企、特別是央企集團層面的改革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也許正是首家在集團層面進行混改的壟斷央企,因此,在戰略投資者的引進方面,不僅慎重,而且股權轉讓也沒有完全突破國有控股的局限,在引進的戰略投資者中,還有中國人壽和結構調整基金兩大國有股東,且國有股居于絕對控股地位。
即便如此,我們仍然認為,聯通混改為國企集團層面的改革做了大膽探索,創造了比較好的條件。畢竟,不在企業集團層面進行改革,就很難觸碰到核心問題、關鍵問題,就很難讓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很難讓企業董事會成為企業的決策機構。如果改革后的聯通,能夠在選人、用人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權,那改革的示范效應也將更好。
而聯通混改另一個比較吸引眼球的改革,就是員工持股。在很多企業都在積極推進員工持股,但似乎又很難向縱深推進的情況下,聯通在混改過程中,卻做出了讓很多企業不大敢想的舉動,就是按照停牌前一半的價格將股權授予給核心層員工,而這個授予價,也只有其他戰略投資者轉讓價的55%。那么,這是否給了其他國企推行員工持股一個比較明確的信號,對員工持股轉讓價格的確定,可以在不違反政策規定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按照低價執行。如果這樣,下一步改革中員工持股工作將明顯加快,很多企業都會效仿聯通的員工持股方式。
可能帶來的問題是,由于員工持股的授予價格偏低,在接下來的國企改革中,是否會出現有的單位將位最具競爭力的企業拿出來改革,而員工持股轉讓或授予價格也都以最低價執行,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否則,會帶來利益輸送和國有資產流失的。
從總體上講,聯通混改必將引爆新一輪國企改革,引爆國企混改。過去擔心的一些問題,也在聯通的混改中得到了明確和肯定。尤其是已經明確可以進行混合所有制試點的央企,包括已經批復的第二批試點企業、已經篩選好的第三批試點企業,都可以從聯通的混改中得到啟示。更希望看到的結果是,可以學習借鑒聯通的做法,但不能單純模仿聯通的做法,而要結合企業實際,探索出更多新的經驗和做法,以便于更好地推動國企改革、釋放改革紅利。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聯通 改革 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