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小學一年級增設科學課 怎么教才科學?

2017年08月21日 11:28 | 作者:繆晨霞 馮倓秋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 熱點追問

教材

版本多,各區可按需選擇

按照教育部規定,各編寫出版單位根據新的課程標準對現行小學科學教材進行了修訂,并增編一、二年級教材;審定通過的增編教材從2017年小學一年級開始使用,三至六年級使用現行教材。審定通過的增編教材包括河北人民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以下簡稱“湘版”)、教育科學出版社(以下簡稱“教科版”)等多個出版社的版本,各區可自由選擇。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北京主要選用的教材為人教版、教科版、湘版。

在以往對教材的討論中,需要教師講授的知識比重過大,不夠契合孩子認知特點是常被提及的問題。從反饋來看,增編的教材在這些方面做出了調整。

1121514017_15032754867091n

據東城區科學教研員路虹劍介紹,今年東城用的是湘版教材,一年級教材的內容含量上來說要少一些、淺一些,但活動性卻加強了,“如一節課以一個活動貫穿,讓學生充分展開觀察,互相交流討論;而不像以前,涉及較多步驟、要素,留給孩子的觀察交流空間小。”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科學教研室主任彭香是湘版科學教材的主編,她表示,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內容安排上或有差異,但均圍繞科學課程標準編寫,也照顧了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注重情景引入,貼近孩子的日常生活,“比如很多孩子喜歡看科普類的繪本,所以教材及活動手冊會采用大量圖片幫助孩子理解,還會建議學生用繪本形式記錄實驗或觀察過程,激發興趣。”

清華附小一、二年級學生即將使用的是教科版教材。龔長霞介紹說,實際教學內容會在教材基礎上進行整合與補充。“如一年級上冊的測量問題,在數學課上也有涉及,希望能進行整合,節省課時來安排學生感興趣的內容。”

相比于學習原理性知識,一、二年級科學課程更注重接觸和體驗。

教師

懂孩子,也要懂“科學”

按照教育部要求,各地結合實際合理配置小學科學教師,逐步建立專兼職結合的教研人員隊伍。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課程標準對小學科學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實施小學科學新課程標準的關鍵點和難點。

科學課的老師不僅要理解兒童,自身也要具備科學思維和科學素養。彭香說,有些教師對什么是科學、什么是科學思維并沒有明確認知,“不能一說科學就只想到科學知識。”

長久以來,專業師資匱乏一直是困擾科學教育開展的難題。一方面,雖然一些高等師范院校開設科學教育專業,但與中小學科學教師的需求相比,數量還是太少。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的培養方式與科學教師的專業要求存在差距。

彭香提到了一個細節,她曾與某校科學教育相關專業的學生交流,“我問學生,你們日常教學中采用科學探究式方法學習的比例有多少,學生的反饋不太樂觀。”與之相對的是,作為一門強調實踐性的學科,探究活動將是小學科學課程學習的重要方式。

從小學的實際情況看,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北京各學校科學教育的發展情況、科學方面的師資儲備和對科學課的重視程度各不相同,具體安排差異較大,師資水平也有差別。

路虹劍表示,據以往的師資情況統計,東城區的科學老師3/4左右是專職,1/4是兼職,而兼職的老師中又多以科學課為主,同時兼任其他科目教學。從教師的背景看,部分是畢業于師范院校的科學教育專業,大部分是生物、物理、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的畢業生,“這對于指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有很大幫助,也算是專業對口。”

就低年級段的師資配備情況看,學校采用較多的做法是從3-6年級調老師教低年級的課程或者增加原有科學老師的課時數。

北京市朝陽區興隆小學校長李景艷表示,學校從前沒有固定的科學教師,而是由三位老師共同負責3-6年級的科學、綜合實踐和信息技術三門課程,交叉進行講授。一、二年級增設科學課后,學校計劃將三位老師中的一位固定下來,專門負責科學課。萬士林表示,學校原有四位科學教師負責3-6年級的科學教學,未來計劃讓他們輪流負責一、二年級的科學課教學。

此外,也有部分小學原本就自主開設了一、二年級科學課程,配備了專門的師資,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如清華附小等。

編輯:李敏杰

01 02 03

關鍵詞:科學 學生 小學 課程 孩子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色大情久久久 | 亚洲日本欧美在线不卡黑配白 | 亚洲成色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欧美国产宗合 | 亚洲最大天堂在线 | 九九色在线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