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助力經濟轉型升級

2017年08月18日 09:42 | 作者:匡賢明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分享到: 

在我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構建營商環境的司法保障體系,極為重要

一個經濟體的發展,取決于微觀主體的發展環境;而微觀主體的發展環境,根本上取決于法治的保障程度。過去幾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長足進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于企業面臨的制度環境不斷穩定化。比如,社會資本產權的制度性承認與保護,是不斷強化的。但客觀地看,我國目前的營商環境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某些地區營商環境并不是那么的令人滿意,某些地區的民營企業制度預期并不是那么的穩定。其結果是,一有某些風吹草動,民營企業的投資就會受到影響。

1942098

因此,營商環境能不能得到法治化的保護,企業家的制度預期能不能得到有效的穩定,客觀上對我國的經濟轉型有著直接的影響。從我們調研情況看,各級政府不是不注重營商環境的改善,一些地方政府也出臺了改善營商環境的相關政策措施,但是,一些根本性的問題,不是地方政府所能解決的。比如法律層面的問題,下位法無法違反上位法,是一些地方政府出臺的舉措無法落地的根源。因此,加快營商環境的法治化建設,成為推進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在這個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印發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為改善營商環境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尤其重要。這份意見在法治層面上對市場主體、市場準入、市場交易、市場退出、信用建設等方面提出了22項意見。

應當說,這份由最高法提出的《意見》,有助于構建一個更加完善的市場經濟環境,有助于我國市場經濟領域法治化進程的推進,客觀上將改善各類企業的制度預期,使各類企業的活力競相迸發,從而形成經濟轉型與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但是,好的舉措,需要落實到實踐中才能發揮其作用。這份《意見》要落到實處,發揮出其應有的效用,還需要出臺更為詳細的操作細則,提高其操作的可行性。

比如,對違反《意見》的行為要明確其違法后果。現實生活中,破壞營商環境的既有微觀主體,也不乏某些地方政府。以權代法、以權破法的行為并不是個案,而且往往成為破壞營商環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對破壞營商環境的行為,無論是企業還是地方政府,都要明確其違法后果,要在法律上可追究。

再比如,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加強政府監管,這就需要加快政府自身的轉型與改革,構建一個公開、透明、公平的監管體系。要把行政審批與市場監管分離出來,前者負責事前審批,后者負責事中事后監管,避免審批影響監管的獨立性,進而影響營商環境。

總的看,在我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構建營商環境的司法保障體系,極為重要。22項意見的出臺,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重大舉措。在此基礎上,需要進一步提高可操作性,進一步消除影響營商環境的因素,以此助力我國經濟轉型升級。

(作者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環境 營商 經濟 轉型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视频观看无卡免费精品页码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精品国产丁香五月天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欧美 | 亚洲午夜高清国产 | 亚洲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