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當代藝術中無效批評的泛濫:把天聊死
我們大都有過這樣的感受,有一種人聊天常常會把天給聊死,因為他們很善于或者說練就了一種永遠正確的廢話式表達。如果你說想去大城市生活,他會說大城市是有問題的,環境污染,社交壓力,生活成本等等,如果你說小城市生活挺好,他就會說小城市也是有問題的,信息閉塞,交通不便,教育落后。這種聽上去“沒毛病”的廢話式聊天將自己立于永遠正確的制高點上,卻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也喪失了聊天的趣味和繼續的可能性。
同樣,在當代藝術的批評語境中,到處充斥著此類永遠正確的廢話式批評。這樣的批評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沒有任何指向性和針對性的“八股式”批評。這種批評要么是無話可說、無點可寫卻又礙于情面或礙于“錢面”而勉為其難之作。這種批評往往立意極高,善于以打太極的方式把諸如“傳統”“人文”“融合”“創新”“氣韻”等高大上的字眼說得煞有介事,云山霧罩,就是不涉及具體作品;要么是胸中墨水不夠,對藝術的理解及感受不足,只能隔靴搔癢,為避免出硬傷說外行話大而化之。如某展覽文字所寫:藝術家“沉穩地以平常之心從事著自己專注的主題,以自己純粹的藝術狀態對應著復雜的當代藝術狀況。這種對應的態度與立場,比起那些迎合、陷落和盲從的做法,顯得智慧更顯出本真”。種種這類表述看上去高屋建瓴、滴水不漏,看到最后感覺說的都對,放在誰身上都行,沒毛病,但也沒有什么營養。
與這種曖昧的、籠統的批評不同,永遠正確的廢話式批評的第二種形態則看上去有態度且激烈得多了,往往呈現出“語重心長狀”、“義憤填膺狀”或“憂國憂民狀”。常見的表述如“學習傳統不能固步自封”、“一味模仿西方藝術是沒有出路的”、“藝術家要有底線”,云云。看到這樣的文字,讓人不由得嚴肅起來,儼然面對的是一位正在慷慨激昂的極具批評意識和文化擔當的批評界權威。
這樣的口吻和邏輯有沒有問題?當然沒有,或者至少看上去沒有。學習傳統當然不能固步自封,我們的古人早就說過“師古不泥古”嘛,問題是這樣空泛的老生常談,翻來覆去地炒冷飯,還有多少人能有耐心吃得進、吞得下?今天又有哪個不開眼的藝術家或批評家會鼓吹“一味地模仿西方”或者“藝術家不需要有底線”這樣不值一駁的觀點?如此的批評乍聽上去令人熱血沸騰,可是冷靜之后就發現在這些高亢的口號之下同樣是空洞無物。
我稱這樣永遠正確的廢話式批評為無效批評。
今天,無效批評的泛濫程度不亞于當代藝術的庸俗化和投機化的泛濫。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也不論是傳統藝術探索還是當代藝術實驗,無效批評以各種面貌和形式充斥著人們的感官。它們洋洋灑灑,煞有介事,在語言和邏輯的游戲中麻痹著人們對藝術的感知。
無效批評的泛濫顯然有著不可忽視的現實土壤,與當代藝術種種問題的發生密不可分,兩者互相依存,互為因果。傳統文化根基的薄弱和精神擔當意識的欠缺,加之資本市場的刺激所形成的當代藝術整體上的浮躁勢必導致無效批評的泛濫與之相適應。一方面,急于成名的藝術家們希望批評家能夠不吝言辭,把自己的作品挖掘出藝術家本人都沒想到甚至不敢相信的深刻內涵和開創性意義,要是能夠由此發現并命名一個朗朗上口的新藝術流派,從此蓋棺定論、進入藝術史那就再好不過了。另一方面,面對如此龐大的“買方市場”,很多批評家們似乎沒必要也沒時間花費太多精力認真審視和思考當代藝術,而且,很多“倉促上陣”的批評家本身同當代藝術家一樣,也普遍存在著傳統文化根基薄弱和精神擔當欠缺的問題。何況,不少批評家本人也想在當下浮躁但卻充滿“機遇”的當代藝術生態中分一杯羹,借由一篇篇雖然沒有多少營養卻充滿噱頭的無效批評在大大小小各種媒體上頻頻亮相,從而試圖在短時間內確立知名批評家的身份。
同表面繁榮實則浮躁的當代藝術一樣,看似活躍豐沛的當代藝術批評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無效批評的泛濫。這些永遠正確的廢話式批評,說到底是當代藝術人精神迷失和藝術困頓的寫照。它使批評家本人沉浸在自我編織的語言游戲中,也讓當代藝術在現實與虛妄、真誠與矯飾之間繼續游離。
(作者為藝術時評人)
編輯:楊嵐
關鍵詞:批評 藝術 無效批評的泛濫 當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