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在破解難題中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
習近平同志指出,社會組織面大量廣,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十分重要。2015年9月,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為全面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當前,我國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還面臨黨組織建設難、活動開展難、作用發揮難等問題。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擴大黨在社會組織的影響力,讓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更好發揮作用。
解決好“應建未建”問題。目前,我國社會組織總體上呈現“多、小、散、雜”的特點。由于社會組織類型多、主體多,因此在黨建方面還存在“應建未建”的情況。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應全面摸清“應建未建”社會組織的情況,根據社會組織的特征探索符合實際、實用便捷的黨組織設置形式,并在規模較大、專職人員較多、影響較廣泛的社會組織領域重點開展黨建工作,做到應建盡建,建一個鞏固一個,鞏固一個帶動一批。為了避免社會組織的黨組織在建立之后出現空殼化,必須加強對社會組織的黨組織的管理。由于社會組織數量較多,對其黨組織進行管理有一定難度。實踐中,可以在各級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機構統一領導下,針對不同類型社會組織進行統籌協調,實施分類管理。
解決好活動開展難問題。習近平同志指出:“一個班子強不強、有沒有戰斗力,同有沒有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密切相關”。社會組織的黨組織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抓好黨內政治生活。這是解決社會組織黨建活動開展難問題的重要抓手。社會組織的黨組織要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委會和黨小組會,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充分發揮“三會一課”制度的作用;落實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制度,認真聽取群眾意見,結合日常業務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針對社會組織黨員流動性大、多為兼職等特點,可以探索“互聯網+黨建”模式,優化黨建活動平臺,加強黨員教育和管理。積極尋求黨建工作與社會組織發展的契合點,圍繞社會組織的行業特點和經營內容,開展“進社區、送服務”“百會扶百村”“黨員先鋒崗”等主題活動,讓黨員廣泛參與到黨建活動中,并依靠黨建活動提高社會組織的知曉度。
解決好保障欠缺問題。業務骨干留不住、活動缺乏場地、黨建經費不夠用,這是一些社會組織在黨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加強對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保障,解除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后顧之憂。可以通過內推外聘、公開選拔等方式,選優配強黨組織負責人,并依托黨校、行政學院、高校等對黨組織負責人開展定期培訓,提升其理論素養、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對于在活動場地方面存在困難的社會組織,可通過與社區、街道等周邊黨群活動中心資源共享的方式開展黨組織活動。此外,還應探索多層面、多渠道的黨建經費保障機制,如將社會組織黨建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設立專項資金。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社會組織 黨建 建工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