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因革損益:中國傳統制度文化的精髓
制度一詞的含義存在許多種解釋,本文取其治國理政基本原則與規定之狹義。中國傳統制度文化,是諸子百家思想在政治社會層面匯集與融合的產物,是儒家、道家、法家等主要思想流派融合的結晶。
因革損益 隨時變通
自漢代以后,外儒內法成為歷朝歷代實際的指導思想,儒法兩家匯合起來形成的制度文化總體上是居于顯處的,而道家思想在傳統制度文化中則居于隱秘或者說深層之處。無論是治國方針、為君之道、安民之道、用人之道,以及落實這些治國方略的制度法規,后人往往看到儒法兩家的顯著影響,卻不易探究道家在其中發揮的隱幽而深刻的作用。
道家像一個冷靜的旁觀者,從治國方針和制度精神方面貢獻特殊的思想和智慧,既有對現實政治和制度的深入批評,又有許多建設性的策略和思想。尤其是由儒入道、采儒道互補思想的東晉人葛洪,其所著《抱樸子·外篇》中許多篇章都是討論治國理政的言論,對于傳統制度文化的塑造影響頗深。例如,關于用人,葛洪認為明君要“勞于求人,逸于用能”,而不可獨統萬機,親總細務。他不同意“臣賢于君者,不可任”的觀點,指出“漢高決策于玄幃,定勝乎千里,則不如良、平。治兵多而益善,所向無敵,則不如信、布。兼而用之,帝業克成”。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能夠建立帝業,關鍵在善于用人,用張良、陳平決策,用韓信、黥布治兵。在治國實踐中如何選官用人、如何構建良好的君臣關系,葛洪總結的這些原則都落實到了制度建設之中,對于后來帝王治國影響頗深。
具有道教背景的思想家對于中國傳統制度文化的貢獻,更在于其因革損益、隨時變通的思想。葛洪在《抱樸子·用刑》中提出,“欲以太昊之道,治偷薄之俗;以畫一之歌,救鼎涌之亂,非識因革之隨時,明損益之變通也”,不懂得隨時變通,就如同“刻舟以摸遺劍,參天而射五步”那樣滑稽可笑。他用“刻舟求劍”、“指天而射”兩個寓言故事,強調了禮法政刑隨著世變時移而因革損益的原則。這種思想也成為中國制度文化的主流精神之一。
因世更化 與時俱進
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中,因與革是認識制度演進的兩個向度,二者缺一不可,是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約的關系。治國理政的政治實踐中,有時側重因循守成,強調恪守祖宗之法和祖制祖訓,例如北宋真宗以后形成的祖宗之法,明朝對洪武祖制及皇明祖訓的遵循。有時又側重損益變通,例如漢武帝時董仲舒進《天人三策》提出全面“更化”理論,宋神宗時王安石提出“祖宗不足法”的變法主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歷史上對制度改革和創新有重大貢獻的人,往往是思想家、經學家,他們對歷史和文化傳統都有著透徹的理解。
董仲舒的“更化”理論,以總結“天人之征、古今之道”的《春秋》為指導思想,以“奉天而法古”為基本準則。要從理論上奉天,就必須從實踐中法古。而所謂“古”,在董仲舒看來,主要是指上古堯舜之時,即使是夏商周三代,也不足以成為最高目標。只有上古的堯舜,才是至高的圣人。他之所以要把治國的目標定得那么玄遠,似乎可望而不可即,就是要強調教化的過程。太平之世,制禮作樂,是一種偉大的政治理想,永遠為這個理想而奮斗,才能不斷進步。董仲舒說的“天不變,道亦不變”,并非主張治世之道不須更張,而是強調彼時天意已變,需要全面“更化”。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制度 文化 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