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應有擔當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4年來,建設成果豐碩,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貿易投資顯著增加……一系列成就的達成,離不開政府的積極引導,更離不開企業在其中發揮主體作用。而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進,未來,企業還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這對于中國企業而言,既為其“走出去”創造了良好機遇,也對其“出海”功夫提出了考驗。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一帶一路”。在這一過程中,如果企業“目光短淺”,只是簡單地滿足于進入這一市場“賺一把快錢”,那么它很可能會得不償失。事實上,“一帶一路”的蛋糕正越做越大,只有那些立足長遠的企業才可能從中取得更大收獲。而要實現這一點,企業就必須練好內功,不斷提高自身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競爭力、影響力,這其中,擔當意識尤為重要。對此,企業需有一個清晰認識。
首先,這種擔當體現在產品上。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企業需要不斷強化工程項目的質量意識,建設經得起市場檢驗的精品項目,注重項目的長期效應和可持續發展,并以產能合作、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打造一批標志性項目,在綜合競爭水平、打造標準、技術、品牌及管理等多方面樹立企業良好形象,讓中國產品更好地服務于沿線國家經濟發展,進而實現企業、東道國互利共贏。
其次,這種擔當也體現在責任上。在開展項目建設的過程中,企業有必要加強對東道國的了解、充分考慮對方需求,把企業發展與當地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這不僅有利于企業更好建設項目,也將為東道國和當地民眾帶去更多好處。企業通過本土化發展,可以充分帶動東道國就業;項目建設強調節能減排、環境評估,就能有效保護當地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企業積極參加公益事業,既可以造福當地人民,也將提升企業形象。
再者,這種擔當還體現在合作上。這種合作既包含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大、小企業的合作,也包含“出海”企業與東道國企業的合作,還包括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外國智庫及更多外國企業的合作。通過這些合作,既可以充分利用資源帶動更多企業更好地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又可以為東道國帶去先進技術,并幫助中小國家和企業深入參與全球價值鏈,還可以深化國內外技術、業務、市場、資本、人力等多維度互利合作,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帶動國內產業轉型升級,同時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更多技術、資金和智力支持。
應該看到,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更有擔當,對各方都有好處,并有助于實現一個多贏的局面:企業可以在擔當中提升綜合競爭力,實現更好發展;沿線國家則可以從中直接受益,加快推動本國產業發展、貿易投資;“一帶一路”建設也會因此獲得更有力支撐,其開放、繁榮之路將越走越寬。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企業 一帶一路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