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讓逛博物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全國博物館數近5000座,博物館離人們生活越來越近
華燈初上、車水馬龍,6月16日周五晚上6點半,北京古脊椎動物博物館內的30個小寶貝正興奮地等待著即將到來的博物館奇妙夜?!翱铸堈娴臅谝归g復活嗎?”“我真的能修補好恐龍化石嗎?”“晚上真的可以和恐龍、和小朋友們一起在這里露營嗎?”……一雙雙稚嫩的眼睛里洋溢著期盼和驚喜。
7月1日,“印象人生照相館”時光映跡體驗展北京站在751“活的3D博物館”開展,觀眾可參與其中,自由創作。
古脊椎博物館奇妙夜活動每周六定期舉辦一次,一般從當晚6點半持續到次日早上8點。趕上寒暑假,活動會更頻繁?!拔覀儼才帕丝铸圱恤涂鴉、制作恐龍浮雕、考古尋寶、化石修復等多項動手活動來增強孩子的參與感。2014年活動開展以來,已舉辦了400多期。我們也在不斷創新,讓更多人喜歡并參與進來?!惫偶棺挡┪镳^奇妙夜活動的負責人王虎紋說?!斑@是我第二次帶孩子來,這里既能學到古動物知識,又能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還有增強親子互動的活動,我們都特別喜歡?!薄昂⒆訉铸執貏e感興趣,自己和班上另外3個小朋友商量后決定一起來參加,正好可以鍛煉一下他們的適應能力?!爆F場參加奇妙夜活動的幾位家長說。
博物館不僅是歷史文化記憶的寶庫,也是人們借以認識過去、把握今天、探索未來的場所,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正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近年來,我國博物館事業不斷發展。據統計,2016年度全國注冊登記博物館總數達到4873座,比2015年度增加了181座,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全國免費開放博物館4246座,占全國博物館總數的87.1%。2016年度全國舉辦展覽3.08萬次,實施專項教育活動10.9萬次,參觀人數約9億人次。
除了在數量方面持續增長,博物館在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方面做了大量的嘗試和改進措施。從免費開放到博物館奇妙夜,從文創產品開發到推出網上博物館,博物館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博物館不再“自言自語”,而是尋求與人們的互動交流
“博物館的免費開放,降低了我們的參觀成本,拉近了我們與歷史的距離?!闭诒本┳匀徊┪镳^參觀的一名游客說道。
隨著博物館事業不斷發展,博物館的功能也從最初的收集、研究、保管到現在的展示、傳播。展覽已不是冷冰冰的展示,而是提升展覽水平、內容和設計,面向公眾的意識不斷加強。“展覽拉近了博物館與人們的距離,現在的展覽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除了常設展覽,部分博物館還會定期舉辦一些特展和臨展來吸引公眾,也會開設將展覽和教育巧妙結合組織‘展教一體’的活動,加強了博物館文化的傳播,也讓博物館更‘接地氣’了?!睆偷┐髮W文物和博物館學系主任、教授陸建松說。
更多體驗類的展覽正在推出。于7月1日在北京751“活的3D博物館”正式開展的“印象人生照相館”時光映跡體驗展北京站,在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展廳中,布置了100多個攝影場景,配備200多臺專業照明設備,觀眾可以參與其中,自由創作。此類互動體驗展在全國巡展,受到了不少人的歡迎。浙江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教授嚴建強說,以前展覽主要以博物館安排為主,而現在卻大不一樣。展覽無論從內容和形式上都開始變得有趣,多條故事線、有心思的展覽設計、醒目的標題……以吸引公眾、激發公眾參與為出發點。
不少人在參觀博物館時“走馬觀花”,學習動力和探究意識不強。針對此,挖掘展品的內涵和背后的故事,增加互動和體驗,也成為博物館的著力點。
嚴建強說,近兩年來,博物館發展體現了兩方面的創新:一是逐步關注博物館的理論研究,將以人為本,為公眾服務、為社會發展服務的理念貫徹研究始末;二是逐步關注公眾對博物館的訴求,博物館不再是自言自語,而是尋求與公眾的互動交流。
編輯:楊嵐
關鍵詞:逛博物館 生活方式 博物館 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