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正在消失的老菜場:向左走,向右走?
菜場的社會功能,并未得到充分重視
如今,新建的一座座標準化超市化菜場應運而生,它們方便、整潔、衛生,管理服務也好,有的位置卻不及以前方便且缺乏地方特色,顯得有些“冷冰冰”。
李火林感慨:“別看現在買菜就遠了1公里,可對于許多年紀大的人來說,每天要費勁多了!”
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會長戴中久認為,一般意義上說,菜市場“15分鐘內到達”是消費者比較容易接受的距離。原來大家都是步行,現在可以坐公交或自駕,但這個時間標準沒有變。無論哪種交通方式,花費的時間不應超過15分鐘,菜場布局時應充分考慮這一點。
而東江陰街菜市場的管理員陸先生則告訴記者,現在的東江陰街菜市場也只是附近居民買菜的臨時疏導點,幾年前旁邊的董家渡路菜市場拆除后,走了許多老居民,加上到菜場的路程變長,現在的客流量僅能占到之前的三分之一,今后這個菜場是去是留也很難說。
其實,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傳統菜場的消失并不是一個“中國特色”的問題。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的一些大城市就曾出現過菜市場“沙漠化”的現象:
出于方便管理等考慮,政府出臺限制菜市場發展的措施,城市菜市場大面積關停,一些原本經營火爆的菜市場迅速消失。而菜市場“沙漠化”給居民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一些地區的公共空間管理局經過調研后決定,重新在城市設立菜市場,經歷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后才得以恢復。
“菜市場是一個社區中最具活力的地方。”周儉指出,正因如此,在國外,菜場的地位非常重要。諸如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的一些著名菜場,可以在原址上存在幾百年,“而國內的菜場經常變更位置,主要是菜場的社會功能并不被城市管理者所重視。”
更有學者表示:“文化是有載體的,作為城市建筑的菜場就是其載體之一。如果全都消失,不僅會將原有人群的生活聚集地打碎,空間也被‘格式化’了,城市的不少文化記憶也會隨之慢慢消失。”
一邊是傳統菜場的“鄰里溫情”,構成了人們心中永難忘懷的“上海記憶”,而另一邊的新興菜場模式為人們提供了舒適、便捷與安全。上海人的“買菜之路”向左走向右走?有待更多的思考和探索。(見習記者 雷冊淵)
編輯:梁霄
關鍵詞:老菜場 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