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網約車新政遇“落地難” 專家建議:激發市場活力
新政落地難折射管理焦慮
《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實施半年多,不少地方的實施細則依然沒有出臺。
各地對網約車需求不一。一些地方認為城市應該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網約車只是補充,且應比巡游出租車更“高端”。因此對網約車設定較高車型、價格、排量、軸距門檻。也有一些地方希望網約車兼顧高中低端需求,比如海口取消網約車排量限制,而麗江和漢中則選擇將巡游出租車整體接入網約車平臺。
首汽約車CEO魏東表示,我國一線城市道路交通擁堵現象較嚴重,當地管理部門選擇提高網約車門檻有其合理性,而二三線城市出租車市場不飽和,網約車政策可以放松一點。
至于該不該對出租車進行數量控制。一位基層干部表示,建設部1995年出臺了《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規定大城市出租車保有量標準為每萬人20臺,中小城市為15臺,這成為大多數城市進行出租車數量計算和控制的標準。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這一標準多年來沒有改變,且網約車并不是帶來道路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應適時放開數量管制。北京交通大學閆學東教授課題組在2016年10月發布的《基于滴滴大數據的北京道路交通運行狀況分析報告》認為,網約車以經濟規律為杠桿調節交通市場供需,以信息對稱為核心使供給匹配需求,有助于減少車輛空駛率。
利益博弈增加新政落地難度。在不少地方,網約車的發展導致出租車牌照價格縮水,一些出租車司機和炒牌照的中介受損嚴重。比如,有的城市出租車牌照由過去的20萬元漲價到80萬元,由于網約車競爭又降低到40萬元。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地方版網約車新政制定面臨多重利益考量。出租車行業改革之前,司機終身擁有牌照使得其缺乏改進服務的動力。而如果借牌照貶值用贖買等方式加速地方出租車公司退出,這些公司恐難接受。
對網約車執法也在各地不斷引起行政復議。南京一家汽車租賃公司高管表示,南京私家車轉為運營車輛,接入平臺時交通局客管處允許,但公安局車管所卻不通過年檢。不少私家車遲遲難以接入網約車平臺。
昆山市交通局一個官員說,一些平臺公然抗法,不僅鼓勵在昆山被處罰的車輛提起行政復議,罰款還可以報銷。一些地方運管部門頻頻接到網約車行政復議,基本沒法干其他事。
出租車改革專家徐康明認為,地方新政發布后,應該采取手段讓不合法的人員和車輛退出,否則會破壞公平的市場環境。一方面巡游出租車企業沒辦法擴大規模,另一方面守法的網約車企業將付出很大代價。
編輯:梁霄
關鍵詞:網約車 新政 專家 建議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