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李鳳民:醉心研究集水農業三十載,為著旱地綠色來
提高山間川地或低坡地生產力,增強山下農業生態系統“造血”能力
驅車從蘭州市區出發,記者和李鳳民教授一起前往蘭州大學旱地農業生態定位試驗站。
坡陡彎急的山路因為下雨變得泥濘不堪,從市區到試驗站所在的榆中縣中連川鄉,90公里車程花了3個多小時。李鳳民卻挺高興,在年均降水不足300毫米的大山里,雨水總能孕育更多希望。
溝壑連綿,黃土漫漫,嚴酷的自然環境,極大限制著農業發展。
李鳳民心痛地說,長期以來,由于歷史遺留下來的耕作習慣和人口壓力急劇增大,這些生態脆弱的區域不斷受到開荒墾殖的破壞,造成風蝕和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加劇。在黃土高原,他曾親眼見過無節制開墾、過度放牧和極限樵采導致地表植被嚴重破壞,水土流失、沙塵暴加劇。
“在黃土高原雨養農業區的生態恢復方面,國家的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起了巨大促進作用。”李鳳民表示,除此以外,還應提高山間川地或者低坡地的生產力,達到增產增收,這樣能讓大量生產活動從山上轉移到山下,增強山下農業生態系統的“造血”能力,“如此,位于山頂和山脊的生態脆弱區也能有喘息之機,進行更適應自然規律的自我恢復”。
在半干旱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關于如何解決生態環境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矛盾問題,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上世紀80年代,李鳳民的老師——趙松嶺教授敏銳地意識到,解決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問題的出發點,必須回到解決民生問題和發展問題上。
“在西部做生態研究,先要解決民生問題。”李鳳民說,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實施生態恢復和生態保育,達到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編輯:梁霄
關鍵詞:李鳳民 農業 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