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快遞業應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

2017年06月02日 10:55 | 作者:李長安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分享到: 

在快遞業高速發展的時期,如何盡快實現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的轉變,是中國能否從“快遞大國”走向“快遞強國”的決定性因素

1456899673771

如今,在全球每年約700億件的快遞量中,中國占了其中的40%。國家郵政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為313.5億件,并連續6年每年增長超過50%。在快遞業高速發展的時期,如何盡快實現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的轉變,是中國能否從“快遞大國”走向“快遞強國”的決定性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快遞業規模由小到大,并在很短的時間里一躍成為世界第一的快遞大國。如今,我國的年快遞業務總量已經超過了300億件,行業日均服務超過2.5億人次。超過200萬的快遞員走街串巷,為廣大民眾帶來了巨大的購物便利。

但是,在快遞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快遞業粗放經營的缺陷日益凸顯,并已成為阻礙快遞業進一步優化升級的主要障礙。

首先,快遞企業“小、散、亂”的格局并未改變。據統計,目前我國各類快遞企業至少有8000家以上,但絕大多數規模偏小,缺乏規模經濟,粗放式管理現象普遍。比如2015年,順豐的營業收入是473億元,高居民營快遞之首。緊隨之后的是“三通一達”。而同年國際快遞巨頭UPS的營業收入則高達58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過了4000億元。即便把順豐和“三通一達”的營業收入全部加在一起,也還不到美國UPS的20%。

其次,競爭手段落后,同質化競爭現象嚴重。由于快遞業進入門檻較低,使得其早已進入白熱化競爭狀態,甚至已經進入了“五毛”時代,即每票快件利潤低于0.5元。由價格戰引發的惡性競爭成為快遞業的一大痛點,為爭搶客戶許多企業不惜惡意壓價,以致最終只能實現微利甚至虧損。在惡性競爭下,快遞行業的服務高度同質化。

最后,快遞企業內部治理結構不完善。許多快遞企業管理方式原始,企業老板“一言堂”“家長制”問題突出,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控制機制。在勞資關系方面,不按規定簽訂勞動合同、拖欠工資、超時工作、社會保障不健全等忽視快遞員基本權益的現象比較普遍。

因此,未來快遞業要想取得更快更好地發展,就必須盡快改變粗放經營的模式,走集約經營的道路。一方面,通過兼并重組或者聯合的方式,改變快遞業弱小零散的局面。可以通過資本市場做大做強一批快遞業龍頭企業,打造快遞業的“中國品牌”。另一方面,實行差異化、高質量的競爭戰略,增強中高端供給,鼓勵發展個性化、專業化以及一站式的服務。此外,加強企業內部治理結構建設,將快遞員的勞動權益保護放到首要位置。唯此,我國的快遞業發展才能更上一層樓,廣大民眾也才能享受到更好更優質的快遞服務。

(作者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快遞 粗放經營 集約經營 轉變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香蕉啪视频在钱看视频久 | 久久99精品久久不卡 | 亚洲中文另类婷婷久久 | 亚洲精品福利中文字幕 | 亚洲精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的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