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這個兒童節,我的禮物是“媽媽”
“媽媽回來,就是最好的禮物”
“倒數第52天,氣溫43攝氏度。”
“9周歲你的生日,我在集訓。10歲你的生日,我人在馬里。童年時光里,我竟錯過了你成長的兩個節點……”
這是醫療分隊放射診斷科主管技師張兵,2017年3月17日在馬里寫下的日記。
臨走之前,張兵與女兒白文鈺約定:一年里媽媽與女兒各寫100篇日記,回來交換閱讀,分享這一年閱歷與時光。
“我時而安靜,又時而喜樂的小寶貝,這一年,我們彼此用另一種方式陪伴。”
翻開日記,出任務、晚點名、接診病人等維和點滴歷歷在目。除此之外,張兵還總結了“英語學習心得”“氣質培養手冊”“電影觀后感言”,想回家后與女兒分享。
張兵更想分享的,是第四批中國赴馬里維和醫療隊耀眼的成績:為期一年的維和任務中,70名來自原沈陽軍區總醫院和解放軍463醫院的醫務人員,累計飛行8.5萬公里,接送了180多人次的傷員;接收門急診4100余人次;從死神手中搶救了近190人次傷員,搶救成功率100%,被譽為“維和軍人的守護神”。
點開白文鈺的微信朋友圈,封面照片是一身戎裝的媽媽與友國維和軍人的合影。“女兒是為我驕傲的。”
鮮蝦剁泥、攪拌蛋清,配一把小青菜汆個丸子湯;小米洗凈,臥個蛋黃做成稠米粥……體檢合格、歸國回家的張兵,顧不上倒時差,第二天起了個大早,給全家做了一頓“很正式的早餐”。
“女兒平時吃飯費勁兒。今天早上喝了一碗半湯,又吃了滿滿一大碗粥,特給我面子。”邊收拾碗筷,張兵邊盤算著,“晚上煎個牛排,給全家補補油水。”
“我走這一年,女兒全靠我媽和我老公照顧,他倆都累瘦了。”
張兵回家后才知道,維和這一年里,丈夫曾突發胃出血住院、母親心臟不適兩次發病,可他們都咬牙“挺著”“瞞著”,就怕她分心影響工作。
“真心感謝家人,他們真的太不容易了。”
華燈初上,月掛半空。
吃過晚飯,張兵把在馬里買的禮物一股腦掏出來,捧給女兒“獻寶”:當地郵票、黒木小筆筒、手工銀飾品……茶幾、沙發、地上,各式禮物應接不暇,“快成圣誕老人了”。“啥都想給女兒帶回來,就當兒童節提前意思意思。”
戴上西非風情的銀色小項圈,白文鈺拉著媽媽玩“自拍”:調皮地吐著小舌頭,依偎在媽媽身邊,比畫著“勝利”的手勢,露出燦爛笑容。
“今年3月末,我在馬里加奧給他們爺倆寄了明信片。結果戰亂地區郵政不暢,我人都回來了,明信片還沒到。”
“媽媽,其實你回來,就是最好的禮物。”
素日內向、有點“酷酷”的女兒,忽然摟住張兵的脖子,將小腦袋埋在媽媽的胸口……(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兒童節 我的禮物 “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