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這個兒童節,我的禮物是“媽媽”
“媽媽,我真的想死你了。”
星辰回轉,4個月前。
8歲的尚靖萌,將兩只毛絨兔緊緊抱在懷中,白皙的小臉貼著兔子的長耳朵。
“這是我最喜歡的玩具,每天晚上睡覺都抱著它。”
這個小女孩,是一位“留守兒童”。
“留守”的這一年,除了偶爾看到從馬里發來的視頻,她看不到身為維和醫生媽媽李娜的身影。
馬里條件極差的網絡信號,成為母女倆溝通的巨大屏障。將隨身WiFi裝進急救包,掛在木棍頂端、高高舉過頭頂,滿營地溜達找信號……在那方107米寬、109米長的維和營地,工作之余,醫務人員經常“幽靈般”晃蕩,直至當地凌晨3點,只為能連上線與家人視頻幾分鐘。
時斷時續的信號、幾乎卡成定格照片的畫面、家人嘗試七八十次才“發送成功”的小視頻,是難得的“禮物”,在無數個難眠深夜,慰藉著李娜和戰友們的刻骨思念。
“它們都是媽媽給我買的。”視頻連線斷開,坐在兒童床邊,尚靖萌瞇著亮晶晶的圓眼睛,把一大一小兩只兔子摟得更緊。
“以前都是媽媽抱我睡覺。媽媽不在身邊,我就抱小兔子睡。”
“如果太想媽媽,就抱大兔子睡。”
沉默片刻,女孩低聲啜語。
而遠在馬里的媽媽李娜卻常常“顧不上想”。接連的恐怖襲擊,絡繹不絕的傷病員,對當地百姓的人道主義救治,讓她總是鏖戰不停。
在動輒飆升四五十攝氏度的高溫下,身為特診科醫生的李娜和她的戰友們,已習慣穿防彈衣、戴頭盔作業,冒著感染梅毒、艾滋病等疾病的危險,開展人道主義救援。友國軍醫不禁贊嘆:“把傷病員送到中國維和二級醫院,是最好的選擇。”
一年中,零誤診、零漏診的李娜,被夸是“軍中花木蘭”;她所在的維和醫療分隊,被“聯合國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授予“司令官嘉獎”,那也是中國維和分隊獲得的最高榮譽。除了救治傷痛,醫療分隊還為別國維和人員開設“漢語橋”公益課程,在“聯合國營”傳播中華文化的魅力……
只是,在母女親緣前,再多的艱辛與榮耀,也褪去了光芒。軍功章上,有丈夫的一半,更有對孩子的愧疚印記。
372個日夜的枕邊陪伴后,兩只玩具兔子終于“下崗”。
媽媽回來了!
脫下軍裝,散開頭發,換上牛仔褲、灰色棒球衫,李娜迫不及待地趕到校門口接女兒放學,“能在一起的時間,一刻都不想錯過。”
“媽媽!”
如雪地中撒歡的野兔,剛放學的尚靖萌沖出校門,一頭扎進媽媽的懷中,興奮地一遍遍高喊:“媽媽來接我放學啦,太高興了。真的想死你了。”
“寶貝,媽媽帶你去北京玩。車票都買好了。”摟著心肝寶貝的小肩膀,李娜與女兒興奮地謀劃著“兒童節”行程:先逛歷史博物館,再吃意式西餐,還要去動物園看大熊貓……
夜幕降臨。“女兒一定要我抱才肯睡。”懷中女兒睡得香甜,李娜兩眼愛意滿滿。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兒童節 我的禮物 “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