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社會辦醫應建嚴格退出機制
多集中在婦科男科等專科
記者在安徽、四川等地采訪了解到,數量多、規模小、服務量不足是當前社會辦醫面臨的實際問題。
以四川為例,從民營醫院的構成來看,綜合醫院有950所、中醫院有68所、專科醫院343所、護理院1所,大部分為一、二級醫院,三級醫院鳳毛麟角,還有很多是無等級醫院。四川省衛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說,目前民營醫院還集中在婦科、男科、肛腸、眼科、口腔等專科上,同質化機構較多,也埋下了惡性競爭的隱患。
郝德明說,經過近兩年的調研發現,非公立醫療行業內的兩個突出痛點,一個是社會信用問題,一個是服務能力問題。
針對近年來出現的變相掛證申請、騙保、欺騙患者、過度醫療、貽誤病情等惡劣行為,業內人士建議建立嚴格的退出機制。“嚴格監管與退出機制的深度對接也是轉變政府職能、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促進社會辦醫守法誠信經營、規范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趙琨說。
郝德明等認為,需要提高全行業的社會信用度、推進非公立醫院規范化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建議加快建立行業內的黑名單制度,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
婦兒醫院也應向社會資本開放
目前,現行醫保政策并未將社會辦醫和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對待”。郝德明說,很多地方對非公醫療機構的醫保政策是,運營規定的一段時間后才能取得醫保資質,導致非公醫療機構在納入醫保前經營非常困難。
意見要求落實完善保險支持政策。落實將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的有關規定,醫保管理機構與社會辦醫療機構簽訂服務協議,在程序、時限、標準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對待。
一些民營醫院院長建議,應發展和培育商業醫療保險。高端醫療消費使得社會辦醫找到了資本回報和新的價值增長點,但是如果商業保險發育不完全,那么高端醫療仍然是“無米之炊”。
有關專家認為,應進一步引導社會資本向短缺服務領域投放。比如,在老年病醫院、婦產兒童醫院、醫養結合機構、社會醫療、家庭醫生服務、“互聯網+醫院”等方面,還需要充分對社會資本開放,引導形成差異化的發展態勢,讓非公醫療機構真正成為公立醫院有益的補充。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醫療機構 醫院 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