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參考 參考

棚改,政府角色如何擺正

2017年05月31日 08:56 | 作者:張璁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4月中旬,記者跟隨中央信訪督查組深入內蒙古多個地市,專門針對當地保障性安居工程暴露出的信訪問題進行實地督查。

近年來,保障性安居工程讓無數住房困難家庭居住條件得到了改善。但督查發現,個別本應政府發揮好主導作用的項目,卻因規劃選址、建設手續、安置回遷等多個環節存在決策草率、把關不嚴、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為社會埋下了不穩定的隱患。

timg (3)

先天不足

行政不規范留下“爛攤子”

4年時間,四易規劃,致使有的被拆遷群眾7年無法回遷,過渡安置費更是指望不上……這是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紫云嘉苑項目的信訪群眾遭遇的處境。

紫云嘉苑是一個棚戶區改造項目,位于該旗烏拉山鎮舊城區核心地段,2010年當地政府就將其列入棚改計劃。

然而,記者在現場看到,準備用于回遷的兩棟住宅樓雖然在2014年已經封頂,但不僅樓內各種水電管線還暴露在外,而且周邊還是一幅塵土飛揚的工地景象。

“規劃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現在小區已經被改得一塌糊涂了。”81歲的張蘭(化名)說,“原來說這片拆完蓋成8棟居民樓用于回遷,可沒想到一回頭就蓋成了大商場,后來找到開發商,才知道政府早出了改規劃的紅頭文件。”

都說規劃是龍頭,如此隨意地修改又為哪般?督查中發現,這是一個典型的政府被開發商“綁架”的棚改項目。

查閱相關文件發現,2010年5月該項目經審批同意建設住宅小區,但僅僅3個月后就因開發商資金問題,相關部門就以會議紀要的形式修改規劃,同意在該地塊實施商業樓項目;2012年,規劃再次調整,將商業用地集中布置。2012年以后,房地產市場疲軟,商業項目銷售困難,開發商提出減少商業面積,規劃第三次被修改。直至2014年,為解決群眾回遷問題,商業地塊又被重新改回了住宅用地。這4次規劃修改均未履行報審程序,屬于違規調整項目規劃。

據了解,這個項目存在“先天不足”。負責開發的巴彥淖爾市天政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實際是于2010年隨該項目同時期成立,此前從未有過任何棚戶區改造的經驗,在開發能力、資金實力上都令人懷疑。因此,該企業從最初的拆遷起就遭遇了資金緊張,為此試圖用商業項目“補窟窿”。此后市場環境發生變化,企業資金鏈斷裂,雖然規劃不斷調整,但始終無法解決居民回遷問題。

然而,督查中發現,時任政府有關決策程序的文件、資料幾乎沒有存留。

針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當地政府立即制定了相關整改措施,成立專項工作組,負責推進項目建設。據最新消息,目前該項目已由政府組織施工隊進場施工,首先保證回遷居民能夠盡快入住。

編輯:李敏杰

01 02

關鍵詞:項目 政府 規劃 棚改 回遷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专区 | 天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 | 在线观看欧美gv视频网站 | 色吊丝亚洲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亚洲春色欧美激情 | 尤物久久99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