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藍鯨”誘導自殺 “自殺游戲”能控制人的心理?
為何受害者多為青少年
死亡游戲中生命的逝去,“藍鯨”的蠱惑是外在原因,參與者的心理因素則是內因。徐瑞萍表示,并不是所有人都會沉迷游戲,不少人中途退出游戲就是例證。“藍鯨”的蠱惑只對那些對暗示非常敏感的一小撮人群最為奏效。而“藍鯨”游戲的受害者多為10多歲的青少年,也并非偶然。自我認同感的缺失,使他們墜入游戲的黑暗終點。
“由于自我同一性的發展,青少年會在這一階段經歷激烈的心理沖突。” 徐瑞萍解釋說,在兒童時期人們會對世界形成基本的認知。但進入青少年時期,孩子們開始關注精神的自我,開始有意識地回答“我是誰”,導致之前對社會、世界的認知發生巨變。“這一階段的青少年心理非常不穩定。他們需要在精神層面找到自我認同感,游戲便是迎合了這種心理。” 徐瑞萍說,青少年喜歡標新立異是因為希望通過嘗試特殊行為,扮演不同社會角色,找到自我認同和自我價值。
增強青少年對“藍鯨”游戲的免疫力,便是對癥下藥,給予孩子更多真正意義的關愛。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立個性,發現他們的特點,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建立自我價值感。
“具體到我國情況,需注意改變功利化教育。” 徐瑞萍說,以應試、個人成功為目標的功利化教育容易使青少年陷入生命的虛無感,否定生命意義。
2016年,北大精神科醫生徐凱文提出“空心病”一詞。在對大學生的日常咨詢、治療中,他發現很多非常優秀的年輕人感到內心空洞,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和動力。他的調查發現,30.4%的北大新生厭惡學習,40.4%的學生認為人生沒有意義。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功利化教育只追求應試,卻忽視了培養孩子對生命、生活本身的感受和思考。
“目前我國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比大學生更突出,巨大的學業壓力讓他們感到心理疲憊、焦慮。”徐瑞萍建議,各類學校應加強生命教育,讓孩子尊重與珍惜生命的價值,并努力實現每個人獨特的生命價值。
不要因此誤解心理學
對于“藍鯨”游戲蠱惑心靈,也有意見不同的心理學工作者。在美國陶斯學院合作者、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顧問徐卓看來,“藍鯨”游戲與心理學的聯系并沒有那么強烈。“每天有許多極端事件上演,‘藍鯨’游戲很可能只是其中一個。而且100多人自殺的樣本量還不足以得出有說服力的心理學結論。”徐卓說。他更為關心的是,公眾不要因此誤解心理學能控制人們去自殺。
在網絡搜索,很容易找到各種吐槽文章,講述著公眾對心理學的種種誤解。“我經常被問到,能不能讀出他心里在想什么,或者心理醫生會不會通過催眠騙取患者賬戶密碼。”徐卓說。
游戲創始人的心理學背景,讓“藍鯨”與心理學似乎有了天然的聯系。“在很多人眼里,心理學被披上了殺人工具的外衣,能操控人去自殺。”徐卓說,心理學雖然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但公眾對它的了解似乎并不深入。在人們眼里,心理學有著無所不能的魔力。“很多公眾并不知道,只有在患者高度認可和配合心理咨詢師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實施催眠術。要控制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更是難上加難。”他說,對于不確定事件,人們喜歡找到一個解釋,看不見摸不著的心理學很容易被拿出來說事兒。
“目前人們對心理咨詢也有很大誤解,認為有心理疾病才找心理醫生。”徐卓說,就像定期檢查身體一樣,人們也需要定期讓心理醫生對心理健康進行評估。“通過心理干預,讓人們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提高生活質量,這才是心理工作者的目標之一。”
編輯:梁霄
關鍵詞:藍鯨 自殺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