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關于帕金森病你最該知道的幾件事
南方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王群表示,帕金森病常以手腳顫抖、肢體僵硬、行動遲緩為主要表現,早期經常被誤認為是正常的老化或者被誤診為其他疾病。
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獲悉,平均100個65歲以上的老人中就有2個會患帕金森病。醫生提醒說,如果65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現自己經常便秘、嗅覺減退等,應該及早前往正規醫院就診,因為這很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超早期”癥狀。如何早期發現帕金森病呢?哪些人容易患帕金森?如何進行康復訓練?今天小編給大家匯總下帕金森病你最關心的幾件事。
走路姿勢能預防和診斷早期帕金森
最新的研究發現,通過觀察一個人步伐變化的趨勢,可以預測身體的健康狀況,包括大腦、心臟方面疾病的潛在風險。據《每日郵報》報道,現今研發出了一種可以通過追蹤步伐速度和步子大小的壁掛式裝置WiGait,可適用于早期帕金森或阿爾茨海默綜合征病人的預防和診斷。
醫學界認為,步伐速度是判斷老年醫學疾病的一個重要指標。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實驗室研發的WiGait,可以追蹤用戶走路的速度和步伐長度。WiGait探測的是步速。這是多數人從來不去思考的事情,但醫生稱其為“第六生命體征”。通過探測你的走路速度以及步伐大小,醫生可以評判老年人的活動能力,探測帕金森癥或者阿爾茲海默癥的早期癥狀。
哪些走路姿勢可以測帕金森?異常步態是如何形成的?
上了年紀的人一般走路前腳趾向外撇5°,可能與髖關節內部旋轉靈活度有關,或潛意識為保持平衡的做法。
步伐速度一般在70歲之前沒有太大變化,70歲之后開始,每10年步速減小15%,步伐速度變小因為老年人通常步子邁得也小。一個原因是小腿后肌變得虛弱,不能提供足夠的跖屈動力,另一方面,老年人因為平衡感和控制能力的下降,自動降低了跖屈動力來保證行走安全。
以下是《紐約時報》總結的關于一些異常步態的可能代表的病癥:
剪刀式步態。表現為髖關節內收、內旋,足下垂及內翻,行走時雙膝互相摩擦,甚至兩腿完全交叉,呈典型的“剪刀式”步態。多見于腦癱、截癱、腦膿腫瘤、中風等患者。
鴨行步態。每前走一步,軀干要向對側擺動一下,又稱為“鴨行步”。常見于小兒先天性髖關節雙側脫位、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嚴重的“O”型腿等。
慌亂步態。重心前移,碎步、全腳掌著地,步頻越來越快,雙上臂無擺動,多見于帕金森、腦動脈硬化、頭部陳舊性外傷等病癥。
間歇性跛行。開始走路時步態正常,但走不了多遠患者就因小腿后外側及足底脹麻疼痛而被迫停步,需休息片刻,因此稱為間歇性跛行。常見于腰椎管狹窄癥、坐骨神經受累以及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局部供血不足患者。
未來補充腸道菌群或可預防帕金森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陶恩祥教授表示,這比較難,還沒有明確的預防措施,但在生活上做些調整可以減少發病幾率。比如,喝綠茶、咖啡等、吃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C等的食物可以減少帕金森病的發病風險。最新的研究發現,胃腸道菌群跟帕金森病的發病有關,所以未來有可能通過補充一些健康的腸道菌群來預防帕金森病。至于運動、精神情緒等對預防帕金森的作用,目前還沒有找到相關的證據。
哪些人最容易患上帕金森癥?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宋毅軍表示,以下人群都是帕金森病的高發群體:
○老年人群,帕金森病的平均發病年齡在60歲左右,在老年人群中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高。因此,老年人群是高發人群。原發性帕金森病好發于老年人,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確,先天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如長期接觸農藥、重金屬等)以及人體自身的老化,都可能誘發帕金森病。
○腦力勞動負擔重的人群是高發人群之一。
○近年來,帕金森病患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4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逐漸增多。這些患者常伴有性格急躁、自覺壓力大是很多人的共性。
○有過頭部外傷的人群,患過腦外傷,包括突發意外或頻繁受到輕微的頭部撞擊,易于形成帕金森病。
○經常接觸毒物的人群,包括經常使用、接觸殺蟲劑和除草劑等化學用品的人。如一氧化碳中毒、吩噻嗪類抗精神病藥等是導致繼發性帕金森病的常見原因。
○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群,遺傳因素在帕金森病發病機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直系親屬患有帕金森病,患者患有該病的風險增加4%-9%。青年期發病的帕金森病患者考慮遺傳性因素多一些,但是遺傳并不意味著家族中一定有人患病。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帕金森病 患者 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