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男子深圳打拼18年兩手空空:有些東西比機遇更重要
這種感覺他太熟悉了。
當年誤打誤撞進入深圳那家農場時,他本以為自己倒了大霉,沒去成夢想中那個“遍地高樓大廈”的香港,反倒是進了灰撲撲的農場,和老家父輩做著同樣的農活,結果第一個月工資下來了,200多元,20歲的安德禮手里攥著票子又茫然,又驚喜。
那一年,老家的教師月工資才幾十元,鎮上賣苦力一整天幾元錢,豬肉1元1斤。
他在農場學會了開車,每天負責滿城收菜。老板是香港人,見他和同行的伙伴能吃苦,便對他說,“這里的菜場都很缺人,你們回家過年的時候多帶些人來吧。”
那一刻,安德禮覺得自己將會給全村人帶來好運。
這個如今禿頂、皮膚黝黑的中年男人清晰地記得,第二年和他一起踏上財富之旅的年輕人一共有98個。他在火車站沒有排隊,走的是團體票窗口,車站廣播里單獨讓他們進了母嬰候車室檢票,乘警站在兩旁維持秩序。在那個年代的貴州,如此“龐大”的農民工客流還很罕見。
離目的地越來越近了,有同鄉驚奇地喊著,“外面的房子咋都是白花花的啊!”車內一片哄笑。
這種幸福從車廂洋溢到了農場,以至于讓安德禮忽略了深圳發展日新月異的腳步。從農場出來玩時,幾乎一周就要變個樣,有時候多了一家工廠,有時候多了幾棟樓房,還有時候,又關了一家農場。
老板找到他的時候,農場搬離土地越來越金貴的深圳福田已成趨勢。香港老板很遺憾地告訴這個年輕人,自己的農場在不久后就要讓地關門了,這么多人,都得另謀生路了。
神奇的深圳又一次“救”了他。每日開車的路上,安德禮都會經過貓頭山工業區。那時擁有8車道的北環大道還躲在圖紙里,泥巴爛路上堵車是常態,兩輛車碰面都得倒車讓路。他常常看見一群人在車后推車,泥巴路難行,貨車不時就會陷在其中。
一次,他碰見一輛陷在泥地里的卡車,一群民工在車后推得費勁。他不忍心,把車倒回,主動系上鋼絲繩,幫卡車脫離了泥地。對方的老板站在一旁,安德禮正準備走人,臺灣籍的老板走過去拉住他,對他說,“跟我干吧!”
拔地而起的工廠承接了從農場而來的幸福。安德禮很快發現,工廠的收入更高,并且數額隨著訂單走高一天比一天多,他和同鄉紛紛從農場搬進了這個工業區。
那是一段“幸福的日子”。許多工廠剛剛興建,人員不齊,遇上訂單加量,要24小時開工,都得互借工人。作為一群興仁民工的“老大”,安德禮無疑是紅人,他幫著協調人員、處理問題。
再回家過年時,開往貴陽的大巴車直接在村口的省道拉人,他和列車乘務員成了哥們兒。那幾年,本村和鄰村一共400多人跟著他,從西南深山來到了南海邊的這座城市。
廠長辦公室在二樓,那會兒,安德禮時不時就會被叫上去接電話,磚頭一般大小的“大哥大”只有廠長才有,他是最常用那臺電話的人。
電話那頭,是不斷增加的用工需求和老鄉零零碎碎的問題麻煩。他絲毫沒注意,曾經在“餓死關頭”救了自己的那家農場,已經悄悄消失了。那片土地,長出了密密麻麻的工廠。
編輯:梁霄
關鍵詞:男子 深圳 打拼 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