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人窮志不短!貧困戶雙目失明 仍不愿給國家添負擔
板廠村村民王興云。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日前,記者來到板廠村一組的貧困戶王興云家中走訪。王興云一家四口人,兒子殘疾,妻子在外打工,王興云自己在家中一邊照顧兒子,一邊打理莊稼,目前仍住在山上的土坯房里。
今年,紫陽縣在種植業、養殖業的扶持政策上對貧困戶傾斜。王興云來了精神。
記者在他家中看到,單單是當地的土雞、烏雞,王興云就養了幾十只。此外,他還養了十幾頭豬,其中母豬產的豬仔就有7、8頭。今年,板廠村推廣種植苦參、白術等中藥材,王興云一口氣就種了5畝。
按照今年公布的《紫陽縣脫貧攻堅到戶項目扶持辦法》,養豬2頭以上,出欄1頭以上、現金收入2000元以上,獎勵700元;養雞100只以上,出欄50只以上、現金收入3000元以上,獎勵700元;發展中藥材2畝以上,現金收入5000元以上,獎勵700元。
如果順利的話,王興云單從養豬、種植中藥材這兩項上就可以享受到1400元獎勵資金。再加上賣豬、賣雞以及中藥材的收入,他粗略估計,自己一人一年的收入達到兩萬元應該不成問題。而這樣的年收入水平已經超出了家庭年人均純收入3015元的陜西省扶貧標準。
編輯:梁霄
關鍵詞:貧困戶 國家 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