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委員講堂委員講堂

委員王貴齊:“給農村留一支不走的醫療隊”

2017年05月17日 10:46 | 作者:劉喜梅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編者按:健康扶貧,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界別聯組討論回應委員發言時曾指出,“健康扶貧是脫貧攻堅工作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也是我國扶貧工作的一個主攻方向。針對目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2000萬貧困人口,可以考慮采取‘靶向治療’”。為更好地推動健康扶貧工作的開展,即日起本刊推出“關注健康扶貧”系列報道。

健康扶貧,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

 

5月14日是星期天。

這一天,趙德利不用去單位。作為山東省肥城市人民醫院腫瘤防治中心主任醫師,他選擇了接受“食管癌早診早治信息系統”的網絡培訓來度過周末。

“這次培訓的主要收獲,是讓我對食管癌早期診斷相關數據的質量控制有了更加嚴謹的認識。以前,我們醫院并未使用‘食管癌早診早治信息網絡直報系統’,也未對患者的相關數據實施標準化管理,這可能導致患者復查時的重復檢查,也可能造成患者需要復查的信息遺漏。”趙德利告訴記者,這種網絡培訓他每年都要參加兩次。不僅如此,除了網絡培訓之外,他還經常到省城或北京參加相關技術培訓,了解并掌握國家級專家的部分技術。

趙德利所參加的網絡培訓,是農村癌癥早診早治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也是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項“慢性病防控”的重要內容。自2006年1月啟動至今,農村癌癥早診早治項目已經持續了11年之久,全國數以萬計的醫生接受了該項目提供的各種培訓。

但受訓醫生并非該項目的最大受益者,也不是該項目的直接受益者,患者才是。該項目也不只是培訓基層醫生,更重要的是把標準化的早診早治技術推向全國,讓更多百姓受惠。

消化道腫瘤是農村地區因病致貧、返貧的重要因素

全國政協委員王貴齊是農村癌癥早診早治項目的主任委員。他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兼教授。

據王貴齊介紹,農村癌癥早診早治項目自啟動開始至2016年6月,10年間共在項目實施地———國家級貧困縣的農村地區診斷性篩查高危個體186萬余人,發現患者33532例(檢出率1.80%),其中早期患者26622例(早診率79.39%),治療患者29086例(治療率86.74%)。

“近80%的早診率,可能讓上萬個家庭避免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的命運。眾所周知,癌癥只有早診早治能夠取得較好的預后效果。比如食管癌、胃癌,如果是在早期被發現,可以被治愈。如果到了晚期才就診,患者可能僅能存活兩三年甚至更短時間。不僅如此,早診早治除直接影響癌癥的治療效果外,還影響患者的醫療投入,如早期胃癌的醫療花費一般是幾千元到一萬元,但若是晚期胃癌,除了要經受手術、放化療等創傷性更大的治療手段,其花費可能需要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這是很多農村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王貴齊向記者介紹。

“根據國務院扶貧辦建檔立卡的統計數據,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貧困戶占建檔立卡貧困戶總數的42%,患大病的和患長期慢性病是貧困人口的主要疾病負擔。顯而易見,對于國家級貧困縣的農民而言,幾萬元醫療費可能已經直接讓整個家庭陷入貧困了。”據此,王貴齊強調,在農村地區開展腫瘤的早診早治適宜工作,還是目前我國開展健康扶貧的重要抓手。

這是因為,我國農村地區是上消化道腫瘤的高發地區,且發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霸谪毨мr村地區,約40%的惡性腫瘤為消化道腫瘤。顯而易見,上消化道腫瘤也是導致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喪失,進而導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因素。”王貴齊表示。

找好切入點才能實施精準健康扶貧

與農村地區上消化道腫瘤高發相伴的,是這些地區上消化道腫瘤的低早診率和高死亡率。

據王貴齊介紹,在我國農村地區,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的早診率低,還不到10%,而死亡率則遠高于全國平均值。以胃癌為例,我國胃癌平均死亡率為25.2/10萬,但農村地區的胃癌死亡率則高達335.1/10萬,相差了13倍。

“這13倍的差距,也反映出我國農村地區醫療機構在腫瘤診斷與治療方面能力較弱,還不能充當居民健康的守門人。具體到國家級貧困縣的腫瘤防治狀況而言,顯然就更令人擔憂了。因而,消化道腫瘤的防治工作也是健康扶貧的重要工程?!蓖踬F齊強調。

“但扶貧不是一項錦上添花的工作,而是一個雪中送炭的過程。所以我們的健康扶貧工作,也應該從我國社會和經濟可負擔的角度,從技術適宜且可持續的角度,以及可直接提高老百姓獲得感的角度,來實現精準定位和靶向治療。就我國目前的國情而言,那些操作難度大且成本較高的‘高大上’技術,其實并不適宜作為廣泛推廣的扶貧方式?!蓖踬F齊認為,選擇對個人和社會都負擔較重的、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同時百姓獲得感較差的問題作為健康扶貧的精準切入點,且在該切入點上有所作為,對持續推進健康扶貧工作而言既至關重要也是當務之急。

消化道癌癥的早診早治,符合健康扶貧精準切入的要求。這是因為,目前我國惡性腫瘤所導致的疾病負擔,占據了慢病負擔的85%左右,而上消化道腫瘤所帶來的疾病負擔,則占據了惡性腫瘤所致疾病負擔的1/3左右。

據王貴齊介紹,目前全國已有31個省市自治區、168個項目點開展了農村上消化道腫瘤的早診早治工作。在開展項目工作的這些地區,消化道腫瘤的治療效果得到明顯提高,其中被篩查診斷出的早期癌癥患者,絕大多數也得到了及時、規范、有效的治療。

“以農村癌癥早診早治項目2015/2016年度(即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的進展情況為例,該年度共篩查高危個體298493人,發現患者6493例,治療患者5860例。其中被發現的患者中早期患者為5312例,早診率達到81.81%,治療率則高達90.25%,遠遠高于項目未覆蓋的地區?!蓖踬F齊說。

預防比治療更有意義

“但健康扶貧,不僅要實現已有因病致貧人口的脫貧,還要盡力防止新的因病致貧人口產生。”在王貴齊看來,要實現健康扶貧的目標,除了政府為貧困人口提供兜底式醫療保障,以解決現有因病致貧、返貧人口的貧困問題之外,還需要國家做好頂層設計提升基層的醫療服務能力,通過技術幫扶為貧困農村地區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由這支醫療隊擔當起基層貧困人口的疾病預防、篩查和早診早治工作,從而減少或避免新的因病致貧人口出現。

事實上,通過技術幫扶為貧困農村地區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也是農村癌癥早診早治項目開展十余年來的重要經驗。

很多人知道,早診早治是防控消化道癌癥的關鍵。這一方面需要居民有及早就醫篩查癌癥的意識,另一方面也需要基層醫院擁有早期發現、診斷和治療腫瘤的服務能力。而不管是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還是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醫務人員都是關鍵要素。

“也是因此,我們的培訓工作是針對醫務人員的技術培訓與針對普通百姓的科普宣教并重進行的。如果只提高醫務人員的技術,老百姓的健康意識沒有得到提高,老百姓不注重疾病的早期篩查和預防,那么醫務人員的技術就沒有施展的平臺,我們的幫扶工作也就難以持續推進?!蓖踬F齊說,這種立足于基層衛生人才培養的項目能力建設,也為改變我國農村地區以中晚期腫瘤治療為主的現狀,從而實現“預防為主”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據記者了解,致力于提升基層醫務人員工作能力的項目培訓,不僅直接提升了大部分受訓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還帶動和促進了當地醫院相關專業的學科建設和學科發展。在王貴齊看來,這種遠期的培訓效果,不管是從衛生經濟學的角度還是從遠期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的角度,都比治療本身更有意義,因而這種培訓人才的探索也值得在更大范圍內推廣。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因病致貧 治療 王貴齊 項目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无吗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每日更新在线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 中文字幕长篇连载国产 | 午夜福利视频欧美日韩一区 | 最新AV免费在线观看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