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領導“打車難”最好能推動改革
最近,在江西萍鄉召開的“文明交通行動年”動員大會上,市委書記李小豹講了一個親身經歷:他乘坐出租車時,司機強制拼客,最后下車時,卻要他付全程車費。
市委書記被出租車司機“宰一刀”,雖然有點霉運,但卻提出了鮮活生動的問題。和一摞摞材料、一層層報告相比起來,了解民生問題就該多接接地氣,而只要多俯下身子體察民情,就會發現辦公室和街頭巷尾之間,確實存在一定的距離感。前不久云南副省長扮成游客調研,結果就遭遇了強制購物;三亞曾有領導干部去“微服”打車,足足等了55分鐘。這些例子之所以能讓人眼前一亮,很多時候就是因為領導干部眼睛向下、腳步向下,深入接觸群眾,感受民生冷暖,使那些頗為常見的民生問題,也能被有關領導感同身受,繼而推出解決對策。
對一把手來說,乘坐出租車的機會并沒有那么多,但一打車就遇到“打車難”,恰恰說明了這是個大概率問題。而對于老百姓來說,除了強制拼客,在日常中遇見車輛不夠用、司機拒載不打表、繞路多收錢、服務態度差的問題,也并非什么新鮮事。對待這些問題,就應該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主動發現管理服務上的欠缺之處。拿“打車難”事件來說,司機選擇強制拼客,是不是因為目的地偏僻,一些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沒有跟上?司機不在乎乘客感受,是不是說在資質準入、服務培訓上不到位,以及對出租車公司的管理過于松散?
當前的出租車公司成分復雜,有些屬于集體或國有,更多則是個體或私營,而司機只掛靠企業,按月交份子錢,一切損失盈利都由自己承擔。在這種機制里,公司對于司機不能形成足夠約束,反而司機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公司。這就意味著,通過行政部門傳導壓力給公司,再由公司對員工形成施壓的方式,在當前已經很難奏效。那么如何調動司機活力,使得司機主動改變服務態度呢?關鍵就在于活用市場的自發秩序,形成間接管理。切入點有二:一是降低份子錢,提高出租車利潤空間,二是形成充分競爭,倒逼出租車進行服務優化。對于后者,網約車的介入曾經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出租車行業,使得“打車難”得到改善,后因網約車新政出爐,“打車難”又紛紛回潮,因此還應該把著力點重新放到份子錢上,努力使司機有利可圖。當前,政府要對出租車行業實行數量管控,以實現控制行業供給,因此會用特許經營權換份子錢,但經過網約車市場的充分競爭,人們也認識到份子錢如果過高,將嚴重有損于出租車服務質量。因此,要真正改變“打車難”,就是抓住這個關鍵問題,在利益問題上動腦筋,以對出租車司機形成足夠激勵。
書記遇到“打車難”,或許只是促進問題解決的第一步。在多數時候,通過一把手的直接指示,可以穿過科層行政體制,單刀切入實際問題。但在出租車管理上,就需要調研論證、集思廣益了,只有找到病根,盡快對當地的出租車行業進行改革,“打車難”才有可能真正解決。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出租車 司機 打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