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廈門與龍巖攜手推進區域協同發展

2017年05月04日 10:40 |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廈門龍巖山海協作經濟區成立以來,廈門和龍巖兩市聯系愈加緊密,山海協作的方式也在不斷地探索、磨合中,從原來單一的幫扶向促進社會經濟全面協作發展轉變,真正實現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W020170504257899318611

整齊劃一的廠房、錯落有致的綠化帶、寬闊筆直的道路、往來穿梭的汽車……日前,記者來到廈門龍巖山海協作經濟區(也稱合作區)雁石產業園。兩年時間,這片破敗荒蕪的土地“華麗變身”,6棟6.4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和綜合配套樓拔地而起,一座新崛起的工業新城初具規模。

2014年5月份,廈門龍巖山海協作經濟區獲福建省政府批復成立,成為福建省惟一的市際合作經濟區,也是全國惟一同時享受特區和蘇區疊加政策的經濟區。合作區規劃面積約57.5平方公里,合作期限30年,分三期建設實施:一期為雁石產業園,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的工貿新城;二、三期為白沙——蘇坂產業園,規劃面積54平方公里,著力打造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集工業產業、商貿服務、旅游休閑和生活居住為一體的產城融合生態文明示范區。

山海協作 互利共贏

以海帶山,以山促海,廈門與龍巖的山海協作由來已久。

經過20多年的協作,廈門和龍巖兩市聯系愈加緊密,山海協作的方式也在不斷地探索、磨合中,從原來單一的幫扶向促進社會經濟全面協作發展轉變。

“以往兩市的‘結對’幫扶工作更多體現在廈門對龍巖落實幫扶資金和推動項目建設上。”廈門市委副秘書長、龍巖市副市長、廈門龍巖合作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蔡蔚荻說:“但‘輸血’之外,更要‘造血’。山海協作重在聯動發展、合作共贏,這樣的協作才是可持續的、有生命力的。”

廈門、龍巖立足兩地優勢,積極探索“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產業協作、管理合作”的區域協同發展模式。在此基礎上,廈門和龍巖兩市立足通過推動兩地資源優化配置,積極發揮各自優勢,共建合作區,推動雙方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初步勾畫出“2030年建成一座擁有15萬人口的現代產業和生態宜居新城”的宏偉藍圖。

對于廈門而言,“地域小”這一難題,不僅影響了廈門一部分企業的擴張,也束縛了廈門的招商引資、產業發展;對于擁有自然資源、勞動力成本等方面優勢的龍巖來說,廈門在資金、管理、技術、人才、理念方面的優勢,都有助于當地經濟社會的進一步提升,并進一步布局符合產業政策和產業布局的大項目、好項目。

把“山”這邊的資源、勞動力、生態等優勢與“海”那邊的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在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中實現互動發展,合作區走出了一條山海協作發展的新路子。“依托合作區,廈門突破了原有6個區的空間限制,發展腹地往外延伸,發展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合作區同時當好龍巖對接東南沿海的橋頭堡,為沿海產業、技術、資金等融入龍巖架起了橋梁。”廈龍合作區管委會副主任莊志龍分析道。

項目落地 帶活村莊

在位于合作區內的龍巖市新羅區白沙鎮南卓村中,廈門禾灃現代農業項目如火如荼地建設。

該項目是合作區今年第一季度簽約項目,以投資現代設施農業為基礎,逐步向農產品深加工和休閑觀光、旅游酒店拓展,實現一二三產聯動發展。項目一期投資3000萬元,建設總面積400畝,集綠色蔬果生產、農業科研、自然科普、農業新技術展示推廣、農業休閑、觀光為一體的農業園區,實現一年四季不間斷供應綠色蔬菜、水果。

簽約之前,禾灃現代農業項目負責人一行到合作區考察了2次。最終“拍板”在合作區投資興業,理由有四:政策優勢、生態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

“除合作區內的企業可以同時享受廈龍兩市政策這一點外,合作區還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和生態優勢。”說起合作區的優勢,蔡蔚荻如數家珍:“它位于贛南、粵北、閩西的中心區域,擁有漳永、莆永高速和贛龍鐵路、南三龍鐵路等便利的交通條件,處在廈漳泉龍1小時經濟圈內。這里森林覆蓋率約達80%,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氣候宜人,適宜發展農業。”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合作區高標準規劃,提出要打造成‘五位一體’、產城融合生態文明示范區的目標定位。我們相信,它未來會是廈漳泉龍城市一體化的后花園和高品質的農產品供應基地。”龍巖禾灃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文才補充道。

同禾灃農業一樣,相中合作區優勢和前景的大批項目紛紛投資進駐。目前合作區共簽約項目13個、投資總額44.3億元;意向項目18個、投資總額82.4億元。

引進項目的落地,也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利好。

“我們主動配合企業做好土地流轉工作,發動全村村民出租土地,還給企業出點子爭取更多政策支持。”白沙鎮南卓村的村民們十分歡迎禾灃現代農業項目入駐。村主任廖木榮介紹,全村一共600畝的土地,租出去400畝,每畝每年可獲得912元的租金收入。禾灃現代農業項目建成投產后將積極帶動當地及周邊村民按照綠色、安全農業、高附加值農業標準生產。該公司也將培訓周邊村民農業新技術和農業生產新模式,對符合綠色蔬菜生產標準的農戶將采取“公司+農戶”的模式,帶動當地及周邊村民轉產增收。該村百香果產業就依托項目的深加工平臺擴大了規模,種植面積從去年的80畝擴大到130畝。

“企業入駐不僅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也將帶來更多的客流量,為我們村發展旅游、增加村民收入提供了條件。”廖木榮說。

規劃先行 生態立園

走在廈龍合作區二期白沙——蘇坂片區之中,寬闊的江面將白沙鎮隔成兩部分,錯落有致的民居環抱于綠樹青山間。

生態,是廈門和龍巖的重要名片,對于廈龍合作區而言同樣如此。蔡蔚荻表示,合作區管委會始終堅持“五位一體”、產城融合生態文明示范區的定位,高標準、高起點編制了合作區第一個五年(即“十三五”)規劃和片區總體規劃。“努力打造成一個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區域,城市與鄉村同步發展的田園式城市。”蔡蔚荻說。

合作區特別注重對生態環境尤其是水資源的保護。針對重要水源涵養區、源頭區及相關流域等水源地環境整治,合作區管委會正緊鑼密鼓地推進。為杜絕水源污染,管委會還積極推動生豬退養等工作。僅雁石片區,就推動關閉了33處、1.9萬平方米的生豬養殖場。

管好了“自家田”,也要防好“外來源”。為了確保實現綠色發展,在企業引進上,合作區堅持生態優先原則,對入園企業嚴格把關。合作區設立以來,來自沿海地區的一些化工企業主動與合作區對接,為保護生態,管委會一律將這些企業拒之門外。

高標準確保了環境質量,引來了一批健康、生物醫藥等項目。北大未名生物經濟園項目、華廈眼科醫院集團的龍巖眼科醫院項目、廈門饒天投資公司的生物農業產業化基地項目等紛紛與合作區簽約。在合作區考察時,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董事長潘愛華還將其稱為“沒有污染的地方”。

眼下,有投資意向的企業越來越多,合作區正成為新的投資熱土。

同時,龍巖市有關部門已經梳理出合作區周邊20個生產生活配套設施項目,正在制定實施項目建設推進計劃,加快推進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建設步伐,這將為合作區的開發、建設、招商、運營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目前,福建省和廈門、龍巖兩市專門扶持合作區發展的具體意見正在制定中。我們將按照規劃,以建設‘五位一體’、產城融合生態文明示范區為目標,發揮好廈門、龍巖兩地互補優勢,著力打造東接廈漳泉大都市區的橋頭堡、廈門城市生活的后花園,把合作區打造成為廈龍兩市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望著眼前綠樹環繞的生態環境及初具規模的產業格局,蔡蔚荻充滿信心。(經濟日報記者 薛志偉 通訊員 孔素芳)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合作 廈門 龍巖 發展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看 | 亚洲无aV码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五月 | 亚洲aⅴ在线播放 | 日本青青青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午夜影院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