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中年遭遇職場危機很尷尬 “4050”職場出路在哪里?
人生賽場:
如何“踢”好“下半場”?
中年往往被看作是人生中承受壓力最大的一個階段,上要贍養父母,下要撫養兒女,很多還肩負著還房貸、車貸等經濟壓力。這些人一旦遭遇職場“滑鐵盧”,就意味著一個家庭失去了重要的經濟支柱。
那么,企業裁掉“高齡”員工對不對?江蘇法德永衡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劉秋蘇律師表示,裁員需具備的條件包括企業破產、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等,“只有滿足這些條件,企業才能裁員”。
劉律師表示,“高齡”員工能否被裁,也受限于員工自身狀況和勞動合同的情況:“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員工,公司不能與之解除勞動合同。公司裁減人員時,也應當優先留用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員工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員工。”
“職場危機”其實也是一個迷茫期,要想渡過迷茫期,必須要明確目標、重新規劃。正處在這個階段的職場人士要如何應對呢?
在湖北經營一家中小型產品銷售企業的梅經理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如果要錄用中年員工無非是兩種情況:“一是照顧熟人關系,二是在本領域有一定的人脈資源,可以拓展市場。”上海一家廣告公關公司的高經理亦表示,他們公司的員工普遍年輕,也需要招用一些有豐富社會資源的中年員工。
“職場總是存在著有形或無形的人際圈子,再就業意味著進入新的人際圈子,從頭開始自然困難。”劉文軍認為,中年人士在謀求職場“新出路”時也應該因人因時因地分析自身情況,揚長避短,“比如說,有商業資源和機遇的可以選擇自己創業;有一技之長的可以選擇再就業。”
劉文軍還表示:“要避免人到中年再就業的問題,根本的辦法是未雨綢繆,及早進行長期的職業發展規劃,并且經常進行反饋和修正,順應產業演進的基本趨勢,不斷學習充電,以求永不落伍。”
編輯:梁霄
關鍵詞:中年 職場 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