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研學旅行如何走進“春天里”
當下,正值草長鶯飛、春光明媚之際,是廣大中小學開展研學旅行的好時節。近幾年,雖然國家出臺了不少政策文件支持發展研學旅行,但實際效果開展得卻并不理想。
安全顧慮:“絆”住研學腳步
“雖然《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但女兒的學校依舊沒有任何動靜。”近日,河北一位小學生家長李女士向記者吐槽。她說,孩子的成長需要接觸自然,雖然自己也帶孩子去公園、去郊外游玩,但家庭游和學校組織的集體游的效果是不同的,“我們小時候,學校每年至少開展春游、秋游活動,這種在集體活動中生發的教育,是課堂上所取代不了的。小伙伴們在郊外觀察春天,成為童年時期最美好的記憶,現在回想起來,滿滿的都是春天的味道。”
教育部政策明文鼓勵發展研學旅行,為何學校依然取消春游等集體校外活動?對此,一線教育實踐者也表達了他們的“苦衷”。
“我們也想讓孩子去戶外真正地觸摸春天,但是現在的孩子們都這么金貴,萬一出了事,算誰的?責任誰來承擔?”河南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學校長坦言,近年來中小學安全事故屢見報端,不論事因緣何,校長都會因此而受到懲罰。“而且,現在的家長不比昔日的家長,學校的大事小情都要緊盯不放,別說安全事故,就是孩子之間的糾紛,也會找班主任大鬧一場。”該校長說,學校組織外出活動,一般都需向上級部門備案,但一旦出現問題,一切責任均由學校來負擔,輕則通報批評,重則校長被免職。“當一切活動都以‘安全’作為唯一的標尺來衡量活動的利害關系時,‘安全’就成為了一個牢籠,導致教育裹足不前。”這種心態成為很多校長們的顧慮所在,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很多學校私自違背教育文件精神,干脆取消春游等集體校外活動。
安全問題,一直是懸在教育工作者頭上的一把利劍。研學中的安全事件的確需引起足夠的重視,但不能據此而“因噎廢食”。在今年兩會大會發言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在談及研學旅行等實踐性教育時,也特別提及安全問題,他提出,“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規,厘清責任邊界,為學校開展實踐性教育提供法律安全保障,減少學校的后顧之憂。”同時,他認為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校外活動的審批程序,做好方案,把事故的發生概率降到最低。
編輯:梁霄
關鍵詞:研學 旅行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