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進口食品亂象:“李鬼”干擾大 營養有別迷信不得

2017年04月14日 09:47 | 作者:林麗鸝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泰國的榴蓮、芒果,澳大利亞的牛肉、海鮮,意大利的肉醬、通心粉,德國的香腸、奶粉……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多的進口食品進入中國家庭。買進口食品,有人為了嘗鮮,有人覺得味美。那么,市場上琳瑯滿目的進口食品,是否真的適合中國人的胃?想買到真正的進口食品,有哪些技巧?吃進口食品就一定更安全嗎?

渠道多了,市場監管有空白

相對于傳統的貨物貿易進口,跨境電商、海淘和代購等非貨物渠道進口的食品有不少游離于監管之外,在分包、運輸、投遞過程中可能發生二次污染

“感覺味道不對勁,很可能買到了變質商品。”最近,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某公司員工李強衛在一家跨境電商平臺買了澳大利亞進口的德運(Devondale)脫脂奶粉,沖泡時發現奶粉味道有些問題。

李強衛愛喝脫脂牛奶。前段時間,他聽朋友說澳大利亞進口的德運奶粉質量好,托人從國外帶了幾包回來。李強衛覺得口感不錯,就嘗試著通過跨境電商購買,沒想到,網上買的奶粉跟朋友帶回來的完全不是一碼事:

“沖泡時,發現杯底的奶粉很久化不開,又黏又稠,有點像膠水。”李強衛說,他硬著頭皮嘗了一口,幾乎沒有牛奶味,就像是沖開了一包面粉。

“肯定是奶粉質量有問題。”李強衛給該跨境電商平臺的客服人員打電話,要求退貨,對方卻一口咬定:“我們的奶粉都是海外直采,質量經過層層把關、權威檢測,100%是原裝正品。再說,你買的奶粉已經拆了包裝,影響二次銷售,不能退換貨。”

沒辦法,李強衛只能在網上給該品牌奶粉差評,并留言提示其他人慎重選擇。“幸好只買了一袋。”李強衛無奈地表示,這是買奶粉最糟糕的一次體驗。

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認為,一般來說,經過監管部門許可的進口食品,質量是安全的。這些年,跨境電商、海淘和代購興起,進口渠道多元化了。相對于傳統的貨物貿易進口,這些通過快遞等渠道進口的食品越來越多,大部分游離于監管之外,在分包、運輸、投遞過程中還會遭遇“二次污染”。比如進口奶粉由于物流運輸過程長、環節多,有些還需要特定的溫度、濕度條件,如果快遞公司不專業,就可能發生變質。

家住哈爾濱松北區的沈芳早餐時喜歡喝一杯麥片。上個月,沈芳看見有人在微信朋友圈賣澳大利亞的進口麥片,說是蛋白含量高、糖分少,沈芳就買了三大包。

沒多久,進口麥片到了,沈芳卻很茫然:包裝袋上都是英文,根本看不懂是什么品牌。上網一搜,才知道是澳大利亞奧伯頓營養代餐水果燕麥片。打開其中一包,麥片已經板結變硬,用水一沖,“都有那種油脂被氧化的哈喇味了。”沈芳仔細查看麥片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發現已經過期。再查看剩下的兩包,盡管還在保質期內,不過也快到期了。

國家質檢總局在檢測中發現,這些年,幾乎所有種類的進口食品中,都曾被檢出過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法律法規要求的情況,其中一半以上是糕點餅干、飲料、糧谷及制品和乳制品。進口食品發生微生物污染、過期等問題比較突出。

編輯:梁霄

關鍵詞:進口 食品 亂象 營養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激情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导航 | 久久高清性色生活片 | 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伊久线香蕉观新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