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高端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耗時長 兩三年才完成現象普遍
為促進我國醫療技術創新,近年來國家加快實施藥品、醫療器械審批制度改革。但記者近期在多家高端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采訪時發現,產品注冊耗時長、審批標準不明晰、部分環節冗繁、物價審核滯緩等問題依然存在。注冊、物價審批“中梗阻”導致部分企業的醫療器械新產品、新技術進入臨床應用周期過長影響國產品牌競爭力,一些企業被迫放棄國內市場去拓展海外市場,一些企業耗費巨資研發的技術難以轉化陷入破產境地。
高端醫療器械遇審批“中梗阻”
藥品、醫療器械審批耗時長、環節多是困擾醫療行業的老大難問題,多家企業向記者表示,高端醫療器械新產品兩三年才能完成注冊依然普遍。
一家企業負責人說:“近幾年相關部門對醫療器械管理日趨嚴格,這是好事,但是審批時間也在增加。我公司的一款產品2013年申報注冊,2014年上半年就審批完成。但這款產品的改進型從2014年下半年申報,到現在還沒有拿到批文。”
另一家企業的首席技術官說,高端醫療器械多為三類醫療器械,注冊由國家相關部門審批,全國送審的產品數量眾多且涉及的學科門類復雜,而審評人員十分有限,對一些新技術并不了解,從而形成審批“堰塞湖”。“2015年我公司的一款產品到期續證,還不是新產品注冊,就花了一年多時間。這款產品一年的銷售額就是一億元。”
針對企業反映的問題,2014年相關部門制定了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為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開設審批“綠色通道”。然而即使獲得特別審批,產品注冊也并非一帆風順。
我國心衰患者約450萬人,但年心臟移植手術僅300例左右,為填補我國人工心臟空白,西部一家企業引進國外技術研發人工心臟產品。“目前人工心臟在日本、美國售價超過100萬元一套,國產化后可降低到40多萬元,”該企業負責人對這一項目充滿信心,并于2015年底獲得特別審批資格。原以為產品會如期上市,但由于中途國內新標準引入、產品補充檢測仍在等待,一年多過去了臨床試驗還未啟動,產品何時上市更是難以預知。
除了審評力量不足外,審批標準不明晰、部分環節冗繁也是注冊審批耗時長的重要原因。一家企業負責人說,醫療器械新技術不可能完美,而審批是否合格又沒有明確標準,審評人員有時對產品風險過于苛求,往往提出問題又拿不出法律政策依據,“我們有一款產品在審批時被要求補充資料十多次,至今尚未完成審批。而這款產品在美國FDA只補充了一次資料,8個月就完成了注冊審批,拿到歐盟的批文只用了3個月。”
按照相關規定,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應當通過試驗機構倫理委員會的審議。一家企業負責人說,醫院倫理委員會一般兩至六個月開一次會,每次審議的實驗項目有限,為提高時效,一些企業不得不花錢、找關系去公關。
即使企業拿到了產品注冊證,進入醫院臨床應用還面臨物價審核。我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實行政府指導價,醫療器械新產品的收費須由公立醫院向當地物價、衛生、社保部門申請。“因物價和醫保政策差異,各地物價審核執行力度不一。每個省、地級市都要去做工作,多數地方對新產品的物價審核嚴重滯后,簡直要把企業跑死累死”,受訪企業負責人說。
編輯:梁霄
關鍵詞:高端 醫療器械 注冊 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