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文物有國籍 文明無邊界
商周銅鼎、秦漢陶俑,古老的過往從展柜中站起來,活生生來到眼前。“清華簡”、西漢編鐘,我們從一件件文物中窺探時間的秘密,探尋我們的文化脈絡。
構建起自己鮮明的文化符號,與世界對話,中國的博物館要大膽地“走出去”。文物有國籍,但文明無邊界。博物館所肩負的傳承文明薪火的重任,從寬廣的視野來審視,參與人類文明多樣性的保護,豐富充實人類文明版圖,是題中應有之義。
擁抱并主動融入國際文化,是中國博物館“走出去”要跨出的第一步。這需要不同層面上的資源整合、機制協調和組織保障,相關部門應進一步破除體制機制藩籬,在渠道與經費管理等方面深化改革,讓博物館更有目的性、計劃性和針對性地開展文化交流,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中國博物館“走出去”,尤其要有品牌意識,圍繞國家記憶工程、“互聯網+中華文明”三年行動計劃、中華文物走出去精品工程等,推出一批具有中國話語、中國精神、中國氣象的對外展覽。除官方渠道外,博物館已經加快對民間等其他層次的交流探索,真正讓博物館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窗口。
全球化帶來了對異域文化需求的放量,全新的傳播環境要求博物館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文化傳播方式不能有“時代落差”,要以文物為媒努力實現中國文化的國際化表達,在差異之上建立信任,在理解之中達成溝通。此外,借助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及開發賦予藏品以新的生命,利用虛擬技術讓博物館更加數字化等,也應該成為中國博物館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一種自覺。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文物 有國籍 文明 無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