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最美農村回遷房”未住先紅 能為鄉村帶來什么?
關于杭派“示范村”的命題作文
提起東梓關曾經的衰敗,杭州市規劃局富陽分局副局長盛國宏并不諱言:“那時候我去看,幾乎是一片廢墟。”
和其他有些歷史積淀的村莊一樣,東梓關的規劃建設也面臨著權衡現代與傳統的難題:“老房子要保護,但住在里面的老百姓想過現代生活,不喜歡那些,兩者兼顧是很難的事情。”盛國宏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們也曾邀請其他設計公司進行過建筑規劃,但當時的方案是“為了保護而保護,老百姓的滿意度不太高。”
2013年,東梓關的歷史文化古村落保護工程再被提上日程,為配合文化遺產保護的需求,政府決定對部分村民的老宅進行回購,統一規劃、修繕。與此同時,隨著“三江兩岸”綜合整治工程的推進,一些村民的房屋面臨征地拆遷,對相關數十戶村民進行回遷安置成為了最現實的需求。
也是在這時,國家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杭州市政府表示用2年時間,創建一批市級杭派民居示范村的目標:“以點帶面,再經過3——5年努力,培育一批依托當地自然風貌和山水資源,具有杭州特色的農村新型業態,形成老百姓安居樂業的民居典范。”
市政府與gad建筑設計公司(即綠城建筑設計院)合作,計劃在村南的一片農田里打造出一個新農居示范區。在“三江兩岸”工程和村核心區整治工程中被拆遷或是被征用土地的居民、村里的無房戶和住宿條件困難戶均有資格申購。政府還將撥款1000萬元,用于道路、綠化、煤氣管道等相關公共項目和基礎設施的建設。
在場口鎮東梓關村的駐村指導員洪斌看來,征地拆遷是整個項目中最困難的環節。為此,他和幾位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戶地做工作,講村子的規劃發展,解釋征地補償的標準,每天不到晚上11點都回不了家。“杭派民居”示范項目確定后,他們還需要繼續說服老百姓,收起過去各家自己建房的想法,交由政府統一規劃,統一施工。
從過去的業績來看,gad以設計高端物業見長,東梓關是他們真正意義上第一個為農民設計的項目。然而,接過項目任務書,孟凡浩發現,擺在自己和團隊面前的其實是一道“命題作文”:所有民居必須統一蓋成3層;每戶落地面積不能超過12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價不能超過1500元;此外,還要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具備可推廣性。
在這4點硬性要求中,最難的莫過于控制造價。“就這一點,我們在設計城市建筑當中的很多策略都不能用了。”孟凡浩說,他們選擇了最經濟的磚混結構形式,用白涂料、灰面磚以及仿木紋金屬這類簡單的、商品化成熟的材料,取代了農村常用的木頭、夯土、石頭等傳統材料。此外,他們也不得不舍棄了一些裝飾性的設計元素。
在建筑風格上,受到吳冠中畫作的啟發,設計團隊拋開了一味仿古的形式和種種古典中式建筑的符號,選用現代、簡潔的造型和微曲的屋頂線條展現江南傳統民居的神韻。遵循“從單元生成組團,再由組團發展為村落”的邏輯,他們通過對4種基本房型進行組合,構建出一個保留了傳統民居風格的當代鄉村聚落——日后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通過變換房型組合,實現項目的復制和推廣。
孟凡浩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自始至終,他們的設計創意沒有遭遇政府方面的任何干預,方案一次通過。但到了村里,就是另一回事了。
起初,村民們對政府提出的“新杭派民居”的概念并不買賬,他們一致希望新房能建成歐式風格的別墅——在稍微富裕一點的中國農村,這幾乎是最常見的建筑。甚至就在同村一墻之隔的地方,大多數東梓關的村民就住在這樣的房子里——2000年以后,在外打工掙到錢的村民們陸續回來蓋新房,這種鋪滿瓷磚、裝有羅馬柱的洋樓,被認為是“富裕”“氣派”的標志。
編輯:梁霄
關鍵詞:最美 農村 回遷房 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