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初中生自殺個案警醒:生命該如何“教育”
生命無意義的沼澤
“大量的統計數據及經驗觀察表明,許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過自殺的念頭。自殺不是一個病態現象,而是一個很普通的現象。”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石中英認為,“不管引發自殺者采取自殺行為的具體社會事件是什么,也不管自殺者屬于哪種人格類型,真正直接引發自殺者在某一時刻下定決心結束自己生命的,是人生意義的匱乏感。”
正如奧地利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所言,我要大膽地說,這世界上并沒有什么東西能幫助人在最壞的情況中還能活下去,除非他認識到他的生命有意義。
然而,遺憾的是不少父母卻在無意識地剝奪這種意義感。“一方面,如今的父母會盡力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需要他們自己努力去爭取的東西反而變少了,他們那種獲得感淡了,更多的是空虛;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孩子在這一時期會開始對人生有很多思考,但又對自己的追求很恍惚,如果周圍的人把學習、找個好工作這樣簡單的人生模式強加給他們時,他們覺得這并不是我想要的,就會質疑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余舟說。
“人的現實生活是受某些價值目標指引的,去追求學歷、財產、名譽、友誼等某些有價之物。而人生的意義是對人生價值合理性進行反思與體驗,如為什么要考大學、工作等。當這種反思得到的是種否定性的體驗時,就會產生‘無意義’‘荒謬’等感覺。”石中英指出,當前中國社會正在轉型中,由于信仰的缺失、狹隘功利主義、個人主義的盛行等原因,傳統的價值合理性正在被消解乃至喪失。“比如處于‘原子化’的社會中,年輕一代更多感覺到的是孤獨、空虛、無聊等,常看不到自己與他人的聯系,只在乎自己的感受,這也是自殺者的一個共性,他們意識不到自殺行為會剝奪父母一輩子的幸福,整個社會為他付出的愛都被帶走了”。
朱益明表示,“在現今高速發展和物質富足的時代,年輕一代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已發生很大改變。他們不再擔憂溫飽問題,而是要求有更多的生命獲得感和意義感,以工具性為目的的教育、純粹的知識灌輸和技能學習已不能滿足這種需求。”此外,社會的氛圍也缺乏對生命的敬畏,如影視、文學作品、網絡游戲等對死亡的渲染以及社會暴力事件的頻發等,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中學生對生命存在的認知。
編輯:梁霄
關鍵詞:初中生 自殺 個案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