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黨內監督重在管住 "一把手"

2017年03月27日 10:26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黨內監督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法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各級組織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明顯增強,黨的紀律建設全面加強,腐敗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黨內政治生活呈現新氣象。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制定《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下簡稱《準則》)、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為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基本遵循。但是,目前仍有少數人對黨內監督不理解、不支持,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在社會上仍有市場。因此,澄清模糊觀點,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正確認識黨內監督的內涵及近年來黨內監督取得的積極成效,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QQ截圖20170327102824

黨內監督絕不是“左手監督右手”

有人把紀檢監察部門和其他職能部門比喻成左右手,認為黨內監督是“左手監督右手”,歸根結底是自己監督自己,沒有威懾力,不徹底。他們認為,“自己的刀修不了自己的把”,黨內監督行不通,必須走“異體監督”的路子,靠外力來監督執政黨。這種觀點經不起推敲。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起決定性作用;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外部條件,起輔助性作用。因此,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關鍵在于發揮內因的決定性作用,緊緊抓住黨內監督這一中心環節。從現實情況來看,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黨內監督絕不是走形式,而是動真格的。據統計,2016年1月—11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黨內違規違紀問題3.58萬起,處理黨員干部5.08萬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75萬人,有3200多名領導干部受到責任追究。正是因為黨內監督持續發力,政治生態才得以不斷凈化,“不敢腐”氛圍才日趨濃厚。

“異體監督”的本質是權力制衡,是西方“三權分立”思想的變種。一些人主張用“異體監督”取代黨內監督,目的是要否定黨內監督的正當性、合理性和合法性,進而否定我們黨在管黨治黨問題上的主導權。蘇聯亡黨亡國的深刻教訓和我們黨90多年黨建工作的經驗充分證明:放棄管黨治黨的主導權,就是放棄黨的領導權,必然走上改旗易幟的邪路,落入西式民主的陷阱。我們絕不照搬西方“三權分立”的模式,有充分的自信走出一條依靠黨內監督實現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新路。

編輯:李敏杰

01 02

關鍵詞:監督 黨內 一把手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 午夜三级理论在线观看时 | 亚洲AV激情码国产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原创 | 永久免费视频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