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老人睡不好 衰老不“背鍋”
專家稱老人應警惕睡眠呼吸障礙 “春困”不能全歸咎于天氣因素
昨天是世界睡眠日,2017年中國區主題為“健康睡眠,遠離慢病”,昨天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附屬第六醫院舉行了主題義診。專家稱,老年人是失眠、睡眠呼吸障礙等疾病的高發人群,但他們往往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忽視睡眠問題的危害。
案例
近一年來,70歲的花都人陳阿婆(化名)先后三次因睡夢中昏迷,被送到醫院搶救。第一次搶救后,陳阿婆按照“疑似哮喘”治療了近一年,病情卻越發嚴重。醫生發現,她一睡覺,舌頭就往后墜,擋住了氣道,聲門則發出奇怪的聲音。
“這位患者長期打鼾,已進展為嚴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且伴有聲帶神經麻痹。”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睡眠呼吸障礙診療中心主任張湘民教授說,如果再拖下去,陳阿婆可能因睡眠中嚴重缺氧而猝死。近日,醫生在她的聲帶一側插入特制的針,通過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治療,助其改善癥狀。
指路:
睡眠不好該看哪個科?
睡不好,究竟該看哪個科?目前,患者最常求助的是耳鼻喉科、心理科、神經科和呼吸內科。
“病人說一句‘睡不好’,背后的因素可能相當復雜,需要認真甄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耳鼻喉科葉進主任醫師指出,一些到耳鼻喉科就診的鼾癥患者,往往查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由于鼾癥與高血壓、糖尿病互為因果關系,患者還需要同時到內分泌科、心血管科治療。
葉進指出,總的來說,白天昏昏欲睡者,如晨起口干口苦且同床人反映夜間有鼾聲、甚至夢中曾被憋醒,應先到耳鼻喉科就診;如伴有入睡困難、早醒以及情緒沮喪等癥狀,則先到心理科或者神經科就診;如有睡眠異常行為,例如白天隨時隨地沉睡,夜晚夢游、睡覺時踢腿甚至毆打同床人,則應到精神心理科、睡眠醫學專科或神經科治療。
誤區一 老人睡眠不好?未必都怪“衰老”
傳統觀念認為,老人易“覺淺、睡不好”。有些老人晚上鼾聲響亮,白天瞌睡連連,卻歸咎為自己“老了”。實際上,老人睡眠不好的“黑鍋”,不能讓衰老來“背”。
“很多睡覺打鼾的老人,其實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受害者,不僅影響睡眠質量,還可能在睡夢中猝死。”張湘民指出。今年中國睡眠研究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發病率猛增,每一百名男性中有14人中招,每一百名女性中則有8人會打鼾。
研究顯示,鼾癥患者在睡眠中由于反復憋氣,長期處于缺氧狀態,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及發生腦血管意外的風險也隨之增高,甚至可能發生睡眠猝死。“有些老人打鼾,是因中風引發腦損害。”中山六院神經科李中教授指出,有些老人在感冒、中風后,因大腦睡眠中樞受損,因而出現發作性睡病等睡眠障礙。
誤區二 春困并非“都是春天惹的禍”
春天容易犯困,然而,俗稱的“春困”并不能全部歸咎于季節和天氣因素。“相當一部分人不只是春季犯困,平時白天也會呵欠不斷,甚至開車時等紅綠燈的一眨眼工夫,就能睡著。”葉進主任醫師指出,像這樣白天容易犯困的人,往往藏著健康問題,可能與睡眠呼吸障礙有關,也可能與焦慮失眠等精神心理因素有關。
春天常失眠的人,常與精神心理因素的影響有關。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獲悉,中國睡眠研究會最新調查顯示,中國約有4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約占總人口的38.2%,高出世界平均失眠率近10個百分點,其中近半數病情較重。而女性失眠,多與情緒問題有關。(文/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簡文楊、江瀾)
編輯:趙彥
關鍵詞:睡眠呼吸障礙 春困 老人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