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5年搬10次家 聚焦“北漂”流動的青春
資料圖:北京南站候車廳,多少人的北漂生活從這里開始,又從這里離開。湯琪 攝
頻繁搬家是奮斗的成本?
2016年,國家衛計委發布《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流動人口規模已達到2.47億人,占總人口的18%,相當于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在“漂”。
盡管在統計中,北京的流動人口增速持續放緩,但張智新告訴中新網記者,從宏觀上講,大都市化是全世界的大趨勢,優質資源和要素仍會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從職場前景來看,北上廣深等城市仍具有更多的機會和創新優勢。
因此,這些城市普遍存在人流過大、交通擁堵等問題,在此奮斗的年輕人一旦換了工作單位,勢必要考慮諸多因素,搬到一個對他們說來生活相對便利的住所。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副教授李溪喧告訴中新網記者,大力建設衛星城、衛星鎮,分散、分區建立不同的產業園區,有利于緩解交通壓力,他表示,“如果在衛星城鎮之間合理規劃公共交通系統,再加上市鎮內的公交車、共享單車,有可能減少年輕人頻繁搬家的現象。”
但張智新和李溪喧都一致認為,有些問題并非是通過規劃就能很快解決的。
例如,大城市的高房價帶動房租上漲的現象,在張智新看來,這是城市發展的必經階段,而中國恰恰處在這個周期上,他說,“北漂在某種程度上是個人的選擇,包括房租、搬家的困擾是需要去主動承擔的。”
“未來,城市規劃者考慮的不應僅僅是北漂族的問題,其他城市居民同樣有類似的困擾。”李溪喧表示,一座城市要有與其相匹配的生活便利性和親和度,建設衛星城鎮非一朝一夕,但可以先把已有的城市片區建設好,各種功能的建筑布點、各項城市設施的安排要均衡。
盡管北京的搬家市場廣闊,但近年來不斷涌現的互聯網搬家平臺還是對上述受訪者吳偉的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他表示,打他電話的人雖然多,但最后敲定的活兒沒有幾個,他也在考慮擴大業務范圍,不然只能選擇轉行。
“我見過很多拎著大包回老家的人,也送走不少去郵局寄行李回家的人,北京是個奮斗的城市,能留下來實屬不易,我還是希望能靠自己的能力,發展出一片天地。”吳偉說。(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湯琪)
編輯:梁霄
關鍵詞:聚焦 青春 流動